0%

img

目前脚本仅测试了长春工业大学CMCC移动校园网自动登录情况,理论上吉林省内高校CMCC移动校园网均可使用

GitHub项目地址 https://github.com/Sorkai/CMCC-Campus-Login

AI写文档改脚本真厉害哈哈哈

1. 概述

本项目提供了一个在 OpenWrt 路由器上运行的 Shell 脚本,旨在自动处理特定类型的校园网 Web 认证登录流程。当路由器检测到网络断开(需要 Web 认证)时,脚本会自动执行登录操作,无需人工干预,方便路由器下的设备接入互联网。

该脚本特别适用于以下特点的校园网认证系统:

  • 未认证时访问特定 HTTP 网站(如 http://www.msftconnecttest.com/redirect)会返回 302 重定向到登录门户页面。
  • 登录门户 URL 包含动态参数(如 userip, basip)。
  • 通过向登录门户的特定路径发送 POST 请求(包含用户名、密码及从跳转 URL 中提取的动态参数)来完成认证。

最新版本 (V2) 特性:

  • 动态登录门户地址获取: 不再硬编码登录服务器的 IP 和端口,而是从 302 跳转的 Location 头中动态提取,增强了对服务器地址变化的适应性。
  • 健壮的网络状态检测: 通过尝试访问多个(当前为三个)常用网站(百度、腾讯、Sorkai),判断网络是否真正需要登录认证,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
  • 简化的配置: 用户名和密码直接在脚本文件头部配置,方便快速部署。
  • 日志记录: 详细记录关键步骤和错误信息到 OpenWrt 系统日志,方便调试和追踪。
  • 并发控制: 使用锁文件机制防止多个脚本实例同时运行。

2. 先决条件

在部署此脚本之前,请确保满足以下条件:

  • 一台运行 OpenWrt 系统的路由器。
  • 可以通过 SSH 访问你的 OpenWrt 路由器。
  • 路由器上已安装 curl 命令行工具。如果未安装,请通过 SSH 登录后运行:
1
2
opkg update
opkg install curl

3. 安装与配置

  1. 创建脚本文件:
    通过 SSH 登录到你的 OpenWrt 路由器,使用 vi 或其他编辑器创建脚本文件,例如 /usr/bin/campus_login.sh
1
vi /usr/bin/campus_login.sh

将下面提供的最新脚本代码完整复制并粘贴到文件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bin/sh

# --- 用户配置 ---
# 请在此处直接修改你的校园网账号和密码
USERNAME='YOUR_USERNAME' # 替换成你的校园网用户名
PASSWORD='YOUR_PASSWORD' # 替换成你的校园网密码

# --- 常量与检查配置 ---
# 检查网络状态的 URL 列表 (用空格分隔)
CHECK_URLS="http://www.baidu.com/ https://cn.bing.com/ http://net-test.sorkai.com/"
# 用于触发 302 跳转以获取登录参数的 URL (仍需访问以获取动态参数)
PROBE_URL="http://www.msftconnecttest.com/redirect"
# 登录接口相对于门户根路径的路径
LOGIN_URL_PATH="/portalLogin.wlan"
# 连接超时时间 (秒)
CONNECT_TIMEOUT=5
# 请求总超时时间 (秒)
MAX_TIME=10

# 日志标签
LOG_TAG="campus_login"

# 锁文件,防止脚本重复执行
LOCK_FILE="/var/run/campus_login.lock"

# 检查用户名密码是否已填写
if [ "$USERNAME" = "YOUR_USERNAME" ] || [ "$PASSWORD" = "YOUR_PASSWORD" ]; then
logger -t $LOG_TAG "错误:请先在脚本中修改 USERNAME 和 PASSWORD 变量。"
exit 1
fi

# --- 锁机制 ---
if [ -e "$LOCK_FILE" ]; then
PID=$(cat "$LOCK_FILE")
if ps | grep -q "^ *$PID "; then
logger -t $LOG_TAG "脚本已在运行 (PID: $PID)。"
exit 1
else
logger -t $LOG_TAG "发现残留的锁文件,移除之。"
rm -f "$LOCK_FILE"
fi
fi
echo $$ > "$LOCK_FILE"
trap 'rm -f "$LOCK_FILE"; exit $?' INT TERM EXIT HUP

# --- 检查是否需要登录 ---
logger -t $LOG_TAG "开始检查网络连接状态..."
NEED_LOGIN=1 # 默认需要登录 (1 表示需要, 0 表示不需要)

for url in $CHECK_URLS; do
logger -t $LOG_TAG "尝试访问 $url ..."
HTTP_CODE=$(curl -s -o /dev/null -w "%{http_code}" --connect-timeout $CONNECT_TIMEOUT --max-time $MAX_TIME "$url")
CURL_EXIT_CODE=$?
if [ $CURL_EXIT_CODE -eq 0 ] && [ "$HTTP_CODE" -eq 200 ]; then
logger -t $LOG_TAG "成功访问 $url (HTTP 200)。网络已连接。"
NEED_LOGIN=0 # 设置为不需要登录
break # 只要有一个成功,就跳出循环
else
logger -t $LOG_TAG "访问 $url 失败 (Curl Exit: $CURL_EXIT_CODE, HTTP Code: $HTTP_CODE)。"
fi
done

# --- 如果需要登录,则执行登录流程 ---
if [ $NEED_LOGIN -eq 1 ]; then
logger -t $LOG_TAG "所有检查 URL 均无法访问,判断需要登录。尝试获取登录参数..."

# --- 获取登录参数和动态门户地址 ---
logger -t $LOG_TAG "访问 $PROBE_URL 以获取跳转信息..."
REDIRECT_HEADER_LINE=$(curl -s -I --connect-timeout $CONNECT_TIMEOUT --max-time $MAX_TIME $PROBE_URL | grep -i '^Location:')

if [ -z "$REDIRECT_HEADER_LINE" ]; then
logger -t $LOG_TAG "错误:无法从 $PROBE_URL 获取重定向 Location Header。可能是网络问题或探测 URL 失效。"
rm -f "$LOCK_FILE" # 出错退出前清理锁
exit 1
fi
REDIRECT_URL=$(echo "$REDIRECT_HEADER_LINE" | sed -e 's/^[Ll]ocation: //i' -e 's/\r$//')
logger -t $LOG_TAG "获取到跳转 URL: $REDIRECT_URL"
LOGIN_PORTAL_BASE_URL=$(echo "$REDIRECT_URL" | sed -n 's,^\(http://[^/]*\)/.*,\1,p')
LOGIN_PORTAL_HOST_PORT=$(echo "$LOGIN_PORTAL_BASE_URL" | sed -n 's,^http://\([^/]*\),\1,p')

if [ -z "$LOGIN_PORTAL_BASE_URL" ] || [ -z "$LOGIN_PORTAL_HOST_PORT" ]; then
logger -t $LOG_TAG "错误:无法从跳转 URL 中提取登录门户地址。"
logger -t $LOG_TAG "原始跳转 URL: $REDIRECT_URL"
rm -f "$LOCK_FILE"
exit 1
fi
logger -t $LOG_TAG "动态获取到登录门户地址: $LOGIN_PORTAL_BASE_URL (Host: $LOGIN_PORTAL_HOST_PORT)"
USER_IP=$(echo "$REDIRECT_URL" | sed -n 's/.*userip=\([^&]*\).*/\1/p')
BAS_IP=$(echo "$REDIRECT_URL" | sed -n 's/.*basip=\([^&]*\).*/\1/p')
WLAN_AC_IP=$BAS_IP
WLAN_USER_IP=$USER_IP

if [ -z "$WLAN_USER_IP" ] || [ -z "$WLAN_AC_IP" ]; then
logger -t $LOG_TAG "错误:无法从跳转 URL 中提取 userip 或 basip。"
logger -t $LOG_TAG "原始跳转 URL: $REDIRECT_URL"
rm -f "$LOCK_FILE"
exit 1
fi
logger -t $LOG_TAG "提取参数成功: wlanUserIp=$WLAN_USER_IP, wlanAcIp=$WLAN_AC_IP"

# --- 构建 POST 数据和目标 URL ---
POST_DATA="wlanAcName=&wlanAcIp=${WLAN_AC_IP}&wlanUserIp=${WLAN_USER_IP}&ssid=edu&passType=1&userName=${USERNAME}&userPwd=${PASSWORD}&saveUser=on"
LOGIN_FULL_URL="${LOGIN_PORTAL_BASE_URL}${LOGIN_URL_PATH}"

# --- 发送登录请求 ---
logger -t $LOG_TAG "向 $LOGIN_FULL_URL 发送登录请求..."
LOGIN_RESPONSE=$(curl -s -X POST \
-H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
-H "Host: ${LOGIN_PORTAL_HOST_PORT}" \
-H "Connection: close" \
--data "${POST_DATA}" \
--connect-timeout $CONNECT_TIMEOUT \
--max-time $MAX_TIME \
"$LOGIN_FULL_URL")
LOGIN_CURL_CODE=$?

if [ $LOGIN_CURL_CODE -ne 0 ]; then
logger -t $LOG_TAG "错误:登录请求失败 (curl 退出码: $LOGIN_CURL_CODE)。"
else
# --- 验证登录结果 ---
sleep 3
logger -t $LOG_TAG "登录请求已发送,再次验证网络连接..."
VERIFY_SUCCESS=0
for url in $CHECK_URLS; do
logger -t $LOG_TAG "尝试访问 $url 进行验证..."
HTTP_CODE=$(curl -s -o /dev/null -w "%{http_code}" --connect-timeout $CONNECT_TIMEOUT --max-time $MAX_TIME "$url")
CURL_EXIT_CODE=$?
if [ $CURL_EXIT_CODE -eq 0 ] && [ "$HTTP_CODE" -eq 200 ]; then
logger -t $LOG_TAG "验证成功:成功访问 $url (HTTP 200)。"
VERIFY_SUCCESS=1
break
else
logger -t $LOG_TAG "验证时访问 $url 失败 (Curl Exit: $CURL_EXIT_CODE, HTTP Code: $HTTP_CODE)。"
fi
done
if [ $VERIFY_SUCCESS -eq 1 ]; then
logger -t $LOG_TAG "登录流程完成,网络已连接。"
else
logger -t $LOG_TAG "登录后验证失败,网络可能仍未连接。"
fi
fi
else
logger -t $LOG_TAG "网络已连接,无需执行登录操作。"
fi

# --- 清理锁 ---
logger -t $LOG_TAG "脚本执行完毕。"
rm -f "$LOCK_FILE"
exit 0
  1. 修改认证信息:
    在脚本文件的开头找到以下两行:
1
2
USERNAME='YOUR_USERNAME'  # 替换成你的校园网用户名
PASSWORD='YOUR_PASSWORD' # 替换成你的校园网密码

'YOUR_USERNAME''YOUR_PASSWORD' 替换为你实际的校园网用户名和密码。请确保使用单引号将用户名和密码括起来

  1. 赋予执行权限:
    保存脚本文件后,在 SSH 终端中运行以下命令赋予脚本执行权限:
1
chmod +x /usr/bin/campus_login.sh

4. 使用方法

  1. 手动测试:
    可以直接在 SSH 终端中运行脚本进行测试:
1
/usr/bin/campus_login.sh

同时,可以在另一个 SSH 窗口中查看实时日志输出:

1
logread -f | grep campus_login

或者查看所有相关日志:

1
logread | grep campus_login

观察日志输出,检查脚本是否能正确判断网络状态、获取参数、发送登录请求并验证成功。

  1. 设置定时任务 (Cron):
    为了让脚本自动运行,需要将其添加到 OpenWrt 的定时任务 (cron) 中。
  • 编辑 crontab 文件: crontab -e
  • 在文件末尾添加一行,设置脚本的执行频率。
    例如,每 5 分钟执行一次: */5 * * * * /usr/bin/campus_login.sh (解释:\*/5 表示每 5 分钟,后面四个 \* 分别代表小时、日、月、星期,\* 表示任意值)
  • 保存并退出编辑器 (在 vi 中通常是按 Esc,然后输入 :wq 回车)。
  • 重启 cron 服务以应用更改: /etc/init.d/cron restart 现在,脚本将按照设定的频率自动检查网络状态并尝试登录。

5. 工作原理

脚本的主要工作流程如下:

  1. 读取配置: 从脚本开头的变量中读取用户名和密码。
  2. 检查网络状态: 依次尝试访问 CHECK_URLS 列表中的网站。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网站能成功访问(返回 HTTP 200),则认为网络已连接,脚本退出。
  3. 获取登录参数: 如果所有检查网站都无法访问,则认为需要登录。此时,脚本会访问 PROBE_URL (http://www.msftconnecttest.com/redirect) 并获取 HTTP 响应头中的 Location 字段,即登录门户的跳转 URL。
  4. 解析动态信息: 从获取的跳转 URL 中,使用 sed 命令动态提取:
    • 登录门户的基础 URL (scheme://host:port)。
    • 登录门户的主机名和端口 (host:port),用于 POST 请求的 Host 头。
    • 认证所需的动态参数 useripbasip
  5. 发送登录请求: 构建包含用户名、密码以及动态参数 (wlanUserIp=userip, wlanAcIp=basip 等) 的 POST 数据,并将其发送到动态获取的登录门户 URL 的 /portalLogin.wlan 路径。
  6. 验证登录结果: 登录请求发送后,脚本会稍作等待,然后再次执行第 2 步的网络状态检查。如果此时能成功访问检查网站,则认为登录成功。
  7. 日志记录: 在整个过程中,关键步骤、提取的参数、成功或失败信息都会通过 logger 记录到系统日志。
  8. 并发控制: 通过在 /var/run/ 目录下创建和检查锁文件 (campus_login.lock) 来确保同一时间只有一个脚本实例在运行。

6. 故障排查

如果脚本没有按预期工作,可以尝试以下步骤:

  • 检查日志: 这是最重要的步骤。使用 logread | grep campus_login 查看脚本的详细输出,通常能定位问题所在(如参数提取失败、curl 请求错误、密码错误等)。
  • 检查凭据: 确认脚本中填写的 USERNAMEPASSWORD 是否准确无误。
  • 手动执行: 在 SSH 中手动运行 /usr/bin/campus_login.sh,观察是否有直接的错误信息输出。
  • 检查网络环境: 确认你的校园网认证流程是否与脚本假设的一致(302 跳转、参数名称、POST 地址等)。如果校园网认证系统更新,脚本可能需要相应调整。
  • 检查 curl: 确保 curl 已正确安装并能正常工作。
  • 检查 CHECK_URLS: 确认用于检查网络状态的网站是否可以从你的网络环境正常访问(在已登录状态下)。

7. 免责声明

此脚本是根据用户提供的特定校园网认证逻辑编写的。不同的学校或网络环境可能有不同的认证机制。请在充分理解脚本工作原理和自身网络环境的基础上使用。作者不对因使用此脚本导致的任何问题负责。

  1. 轨道技术标准与要求

    • 轨距标准与偏差

      • 其它站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轨距的作业验收标准为()。
        A.+3,-2mm B.±2mm C.+6,-2mm D.+4,-2mm
        答:C

      • 曲线轨距加宽应在整个缓和曲线内递减。如无缓和曲线,则在直线上递减,递减率不得大于()。
        A.0.5‰ B.1‰ C.1.5‰ D.2‰
        答:B

      • 钢轨钻孔位置应在螺栓孔中心线上,且必须倒棱。两螺栓孔的净距不得小于大孔径的()倍。
        A.1 B.2 C.3 D.4
        答:B

      • 在困难条件下,站线上的轨距加宽可按()递减。
        A.0.6‰ B.1% C.1.5‰ D.2%
        答:D

      • 轨距是指钢轨踏面下()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A.12 B.14 C.16 D.18
        答:C

      • 弹条Ⅲ型扣件轨距调整量为(),轨面调高量为零。
        A.0+16mm B.-8+4mm C.-12+8mm D.-8+12mm
        答:B

      • 弹条Ⅰ型调高扣件适用于60kg/m钢轨混凝土枕、混凝土宽枕和整体道床,允许调高量为20mm,调整轨距量为()。
        A.0+16mm B.-4+8mm C.-12+8mm D.-8+12mm
        答:D

      • 混凝土枕60kg/m弹条Ⅰ型扣件调整轨距量为()。
        A.0+16mm B.-4+8mm C.-12+8mm D.-8+12mm
        答:B

      • 直线轨距标准为()mm。
        A.1433 B.1435 C.1437 D.1450
        答:B

      • ()是指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
        A.正线 B.站线 C.段管线 D.岔线
        答:A

      • 曲线轨距加宽,半径245>R≥195时加宽值为()mm。
        A.0 B.5 C.10 D.15
        答:C

      • I级铁路区间线路,路段设计行车速度为120km/h,最小曲线半径一般为()。
        A.500m B.600m C.800m D.1200m
        答:D

      • 铁路直线部分线间距到发线间或到发线与其他线线间最小距离为()。
        A.4000mm B.5000mm C.5300mm D.5500mm
        答:B

      • 曲线轨距加宽值加在外股。
        答:错

      • 按铁路等级划分的轨道,要求同一等级的铁路必须采用同一种类型的轨道。
        答:对

      • 按运营条件划分的轨道,根据年通过总质量不可采用不同类型的轨道。
        答:错

      • 改动轨距,要以调整零部件为主、加垫三角铁片为辅的方法,三角铁片数量不得超过1片,轨枕位置不正确影响改道质量的,应方枕或串动轨枕。()
        答:对

    • 轨枕参数

      • 无缝线路轨枕应均匀布置,轨枕配置根数1667根/km,轨枕间距为()。
        A.520mm B.600mm C.568.2mm D.543.5mm
        答:B

      • 线路上的轨枕类型及配置根数,应根据运量、线路()及线路设备条件等确定。
        A.允许速度 B.曲线半径 C.线路坡度 D.车辆轴重
        答:A

      • 尖轨尖端轨距加宽,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道岔应按不大于()的递减率递减至基本轨接头。
        A.1‰ B.2‰ C.4‰ D.6‰
        答:D

      • 使用新木枕,应预先钻孔,孔径()mm,有铁垫板时孔深应为110mm,无铁垫板时孔深应为130mm。
        A.11.5 B.12.5 C.13.5 D.13
        答:B

      • 每千米轨枕最多铺设根数标准为:新Ⅱ型混凝土枕()根。
        A.1760 B.1840 C.1776 D.1920
        答:B

      • 铁路正线线路宜采用60N、75N廓形钢轨,上道后应及时打磨为目标廓形,钢轨大修铺设无缝线路地段应采用长定尺钢轨,在小半径曲线地段应铺设()钢轨。
        A.在线热处理 B.淬火 C.高锰钢 D.贝氏体
        答:A

      • 无缝线路轨枕应均匀布置,轨枕配置根数1840根/km,轨枕间距为()。
        A.520mm B.600mm C.568.2mm D.543.5mm
        答:D

      • 无缝线路轨枕应均匀布置,轨枕配置根数1760根/km,轨枕间距为()。
        A.520mm B.600mm C.568.2mm D.543.5mm
        答:C

      • umax≤120km/h的线路,钢轨顶面擦伤深度超过()mm,达到轻伤标准。
        A.0.3 B.0.5 C.0.8 D.1
        答:D

      • 每千米线路轨缝总误差,12.5m钢轨地段不得超过()。
        A.100mm B.120mm C.140mm D.160mm
        答:D

      • 设a为接头轨枕间距,b为中部轨枕间距,c为接头与中部轨枕过渡间距,a、b、c的大小关系是()。
        A.a>b>c B.b>c>a C.c>b>a D.a>c>b
        答:B

      • 非同类轨枕不得混铺。混凝土枕与木枕的分界处,距钢轨接头不得少于()轨枕。
        A.3根 B.4根 C.5根 D.6根
        答:C

      • 轨枕每千米配置根数,应根据运量、容许速度及线路的设备条件等决定,当无缝线路混凝土枕地段每千米配置为1667根时,其轨枕间距为()。
        A.600mm B.595.2mm C.568.2mm D.543.5mm
        答:A

      • 铺设一标准25m60kg/m钢轨,采用钢筋混凝土枕,每千米铺轨枕1600根,接头轨枕间距为520mm,中部轨枕间距为()。
        A.630mm B.630.7mm C.635mm D.635.5mm
        答:B

      • 普通线路地段每节钢轨的长度为25m,每千米线路设置轨枕为1840根,则每节钢轨的轨枕配置根数为()。
        A.40根 B.42根 C.45根 D.46根
        答:D

      • 设计速度()km/h 以上铁路正线有砟轨道应采用Ⅲ型轨枕和与轨枕配套的弹条扣件、一级碎石道砟。
        A. 100 B. 120 C. 160 D. 200
        答:B

      • 混凝土枕地段每千米最多铺设根数为1920根。
        答:错

    • 钢轨磨耗与曲线标准

      • 基本轨垂直磨耗,50kg/m及以下钢轨在其他站线上超过()mm,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A.4 B.6 C.8 D.10
        答:D

      • 跨区间无缝线路、区间无缝线路按单元轨节等距设置位移观测桩,且桩间距离不宜大于()m。
        A.200 B.300 C.400 D.500
        答:D

      • umax≤120km/h正线及到发线及其他站线,60以下~50kg/m型钢轨头部垂直磨耗达()时判为重伤。
        A.9mm B.10mm C.11mm D.12mm
        答:B

      • 单元轨节端头应方正,左右股轨端相错量,当单元轨节间采取焊接时不应大于()mm。
        A.40 B.60 C.80 D.100
        答:D

      • 允许速度大于160km/h区段钢轨顶面上有长度大于30mm且深度大于()的掉块时,判定为钢轨折断。
        A.1mm B.3mm C.5mm D.7mm
        答:C

      • umax>120 km/h的线路,当钢轨接头顶面或内侧错牙大于()时,应及时处理。
        A.1mm B.2mm C.3mm D.4mm
        答:A

      • 基本轨垂直磨耗,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mm,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A.4 B.6 C.8 D.10
        答:B

      • 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区段钢轨顶面上有长度大于()且深度大于10mm的掉块时,判定为钢轨折断。
        A.20mm B.30mm C.40mm D.50mm
        答:D

      • 小于160km/h的线路个别插入短轨,在正线上不得短于6m,在站线上不得短于4.5m,并不得连续插入()。
        A.1根及以上 B.2根及以上 C.3根及以上 D.4根及以上
        答:B

      • 160km/h≥umax>120km/h的线路,钢轨波浪形磨耗谷深度超过()mm,达到轻伤标准。
        A.0.3 B.0.5 C.1 D.1.5
        答:A

      • 基本轨垂直磨耗,50kg/m及以下钢轨,到发线上超过()mm,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A.4 B.6 C.8 D.10
        答:C

      • 160km/h≥umax>120km/h的线路,钢轨顶面擦伤深度超过()mm,达到重伤标准。
        A.0.3 B.0.5 C.0.8 D.1
        答:D

      • 160km/h≥umax>120km/h的线路,钢轨顶面擦伤深度超过()mm,达到重伤标准。
        A.0.3 B.0.5 C.0.8 D.1
        答:D

      • 基本轨垂直磨耗,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其他站线上超过()mm,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A.4 B.6 C.8 D.11
        答:D

      • 160km/h≥umax>120km/h的正线,75以下~60kg/m型钢轨头部垂直磨耗达()时判为轻伤。
        A.9mm B.11mm C.13mm D.15mm
        答:A

      • 160km/h≥umax>120km/h的线路,钢轨顶面擦伤深度超过()mm,达到轻伤标准。
        A.0.3 B.0.5 C.0.8 D.1
        答:B

      • 单元轨节端头应方正,左右股轨端相错量,当单元轨节间不焊接时不应大于()mm。
        A.40 B.60 C.80 D.100
        答:A

      • 基本轨垂直磨耗,60kg/m及以上钢轨,在到发线上超过()mm,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A.4 B.6 C.8 D.10
        答:D

      • 矫直钢轨后用1m直尺测量,允许速度大于120km/h地段,矢度不得大于()mm。
        A.0.3 B.0.5 C.1 D.2
        答:A

      • umax>160km/h的线路,轨端或轨顶面剥落掉块长度超过()且深度超过3mm时判为重伤。
        A.15mm B.20mm C.25mm D.30mm
        答:C

      • umax≤120km/h的线路,钢轨顶面擦伤深度超过()mm,达到重伤标准。
        A.0.8 B.1 C.1.5 D.2
        答:D

      • 160km/h≥umax>120km/h的线路,轨端或轨顶面剥落掉块长度超过15mm且深度超过()时判为轻伤。
        A.1mm B.3mm C.5mm D.7mm
        答:B

      • 矫直钢轨后用1m直尺测量,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地段,矢度不得大于()mm。
        A.0.3 B.0.5 C.1 D.2
        答:B

      • 基本轨垂直磨耗,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mm,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A.4 B.6 C.8 D.10
        答:B

      • umax≤120km/h的线路,当钢轨工作边或轨端肥边大于()时,应及时处理。
        A.1mm B.2mm C.3mm D.4mm
        答:B

      • 基本轨垂直磨耗,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其他正线上超过()mm,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A.4 B.6 C.8 D.10
        答:C

      • 每千米线路轨缝总误差,25m钢轨地段不得超过()mm。
        A.80mm B.120mm C.140mm D.160mm
        答:A

      • umax≤120km/h的线路,钢轨波浪形磨耗谷深度超过()mm,达到轻伤标准。
        A.0.3 B.0.5 C.1 D.1.5
        答:B

      • 60kg/m钢轨高度为()mm。
        A.132 B.150 C.176 D.185
        答:C

      • 下列不属于钢轨主要参数的是()。
        A.钢轨的头部顶面宽 B.钢轨的轨腰厚 C.钢轨的长度 D.钢轨的轨底宽
        答:C

      • 钢轨中心线与垂直线之间的倾斜度称为()。
        A.线路坡度 B.轨面坡 C.轨底坡 D.构造斜坡
        答:C

      • 60kg/m钢轨轨底宽度为()mm。
        A.132 B.150 C.176 D.185
        答:B

      • 无缝线路轨道应采用50kg/m及以上的焊接长钢轨,钢轨标准长度可为()m、50m或25m。
        A.200 B.100 C.75 D.70
        答:B

      • 在轨道构造中,()是最主要的部件。
        A.钢轨 B.轨枕 C.道床 D.道岔
        答:A

      • 调整轨缝作业使用短轨头时,拉开的最大空隙不得超过()。
        A.180mm B.170mm C.160mm D.150mm
        答:D

      • ()不是12.5m钢轨曲线标准缩短轨。
        A.12.460m短轨 B.12.420m短轨 C.12.380m短轨 D.12.340m短轨
        答:D

      • 轨底坡是否正确,可以从钢轨顶面上的光带位置判定。如果光带偏向内侧,说明轨底坡()。
        A.过大 B.不足 C.正好 D.合适
        答:B

      • 选定钢轨类型的主要因素是运量和()、最大轴重、合理的大修换轨周期和养护维修工作量。
        A.曲线半径 B.行车速度 C.轨道类型 D.通过总重
        答:B

      • 钢轨磨耗采用钢轨磨耗测量仪在缓和曲线、圆曲线部位至少三个固定点进行测量,并对()增加一个检查点并记录检查位置。
        A.平均磨耗地段 B.最小磨耗地段 C.最大磨耗地段
        答:C

      • I级铁路区间线路,路段设计行车速度为160km/h,最小曲线半径困难为()。
        A.600M B.800M C.1600M D.2000M
        答:C

      • 曲线轨距加宽,半径R<195时加宽值为()mm。
        A.0 B.55 C.10 D.15
        答:D

      • 新建、改建、及重载线路钢轨优先采用()m长定尺轨。
        A.12.5、25 B.25、50 C.50、75 D.100、75
        答:D

      • 曲线最大实设超高:双线地段不得超过()mm。
        A. 75 B. 90 C. 125 D. 150
        答:D

      • 曲线最大实设超高:单线地段不得超过()mm。
        A. 75 B. 90 C. 125 D. 150
        答:C

      • 曲线轨距加宽,半径 295>R≥245 时加宽值为()mm。
        A. 5 B. 5 C. 10 D. 15
        答:B

      • 曲线轨距加宽,半径 R≥295m 时加宽值为()mm。
        A. 5 B. 5 C. 10 D. 15
        答:A

      • 钢轨接头的预留轨缝应根据()、当地历史最高及最低轨温、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时的轨温经计算确定。
        A. 钢轨长度 B. 钢轨类型 C. 道床类型 D. 扣件阻力
        答:A

      • 重载铁路正线宜采用()及以上类型钢轨的无缝线路。
        A. 43kg/m B. 50kg/m C. 60kg/m D. 75kg/m
        答:D

      • 曲线检查作业,确定基准股时:水平以曲上股为基准,轨向以曲上股为基准。直线与曲线连接处基准股改变时,必须在改变处做标记“B”。
        答:错

      • 平面曲线中只有一个半径的曲线称为单曲线。
        答:对

      • 曲线缩短轨长度有比12.5m标准轨短40、80、160mm的三种。
        答:错

      • 预留轨缝的基本技术要求是:夏天轨缝不顶严,无瞎缝,冬季轨缝不超过构造轨缝,螺栓不拉弯。
        答:对

      • 采用对接式钢轨接头,两钢轨接头相错量不应超过40mm。
        答:对

      • 设置曲线外轨超高的原因之一是为了将消离心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旅客的舒适度。
        答:对

      • 设置超高的目的之一是为减少曲线外股钢轨所受的垂直力和水平力,使两股钢轨受力均匀、垂直磨耗均匀等。
        答:对

      • .曲线地段路基外侧应按要求加宽,加宽值要在圆曲线范围内递减。
        答:错

      • 曲线缩短轨长度有比25.0m标准轨短40、80、160mm的三种。
        答:对

    • 道岔标准

      • 站线道岔与曲线或道岔与其连接曲线,轨距加宽递减率不应大于(),困难条件下不应大于3‰。
        A.1 B.1.5% C.2% D.2.5%
        答:C

      • 对口道岔尖轨尖端轨距递减:两尖轨尖端距离小于()m,两尖端处轨距相等时不作递减。
        A.4.5 B.6 C.8 D.12.5
        答:B

    • 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

      • 道岔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检查三角坑时采用轨道检查仪时,基长为()。
        A.3m B.5.25m C.6.25m D.18m
        答:A

      • umax>16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轨距的临时补修标准为()。
        A.+3,-4mm B.±4mm C.+6,-4mm D.+4,-4mm
        答:C

      • 80 km/h<umax≤12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轨距的计划维修标准为()mm。
        A.+3,-3mm B.±3mm C.+6,-4mm D.+7,-4mm
        答:D

      • umax≤80 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三角坑(直线和圆曲线)的临时补修标准为()mm。
        A.6 B.11 C.13 D.14
        答:C

      • 120km/h<umax≤160 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水平的临时补修标准为()mm。
        A.4 B.6 C.9 D.10
        答:D

      • 120km/h<umax≤16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高低的临时补修标准为()mm。
        A.4 B.6 C.9 D.11
        答:D

      • umax≤8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限速45km/h高低的标准为()。
        A.15 B.17 C.20 D.22
        答:D

      • umax>16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限速160km/h高低的标准为()。
        A.6 B.8 C.10 D.11
        答:D

      • umax>16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限速160km/h水平的标准为()mm。
        A.6 B.8 C.10 D.11
        答:C

      • umax>16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水平、高低的临时补修标准为()mm。
        A.3 B.5 C.8 D.11
        答:C

      • 80km/h<umax≤12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高低的临时补修标准为()mm。
        A.10 B.12 C.14 D.15
        答:D

      • 在直线上顺坡的超高,有缓和曲线时不应大于()mm。
        A.8 B.10 C.15 D.25
        答:C

      • 曲线正矢作业验收容许偏差管理值(450<R≤800)缓和曲线的正矢与计算正矢差为()mm。
        A.3 B.4 C.5 D.6
        答:A

      • umax≤8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轨向(直线)的临时补修标准为()mm。
        A.10 B.12 C.14 D.15
        答:D

      • umax≤8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限速45km/h轨距的标准为()mm。
        A.+8,-4mm B.±8mm C.+12,-6mm D.+19,-9mm
        答:D

      • 120km/h<umax≤16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限速120km/h轨向(直线)标准为()mm。
        A.6 B.9 C.10 D.12
        答:D

      • umax>16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限速160km/h轨向(直线)标准为()mm。
        A.6 B.9 C.10 D.12
        答:B

      • 80km/h<umax≤12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水平、高低、轨向(直线)的计划维修标准为()mm。
        A.4 B.6 C.8 D.10
        答:B

      • umax>16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限速160km/h轨距的标准为()mm。
        A.+3,-5mm B.±5mm C.+6,-5mm D.+8,-6mm
        答:D

      • 120km/h<umax≤16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轨距的作业验收标准为()mm。
        A.+3,-2mm B.±2mm C.+6,-2mm D.+4,-2mm
        答:D

      • 120km/h<umax≤16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限速120km/h水平的标准为()mm。
        A.8 B.12 C.14 D.16
        答:C

      • 80km/h<umax≤12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水平、高低、轨向(直线)的作业验收标准为()mm。
        A.4 B.5 C.8 D.10
        答:A

      • umax≤8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水平的临时补修标准为()mm。
        A.10 B.12 C.14 D.17
        答:D

      • 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规定,轨向偏差和高低偏差为()弦测量的最大矢度值。
        A.8m B.9m C.10m D.11m
        答:C

      • 其它站线,道岔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轨距的作业验收标准为()。
        A.+3,-2mm B.±2mm C.+6,-2mm D.+4,-2mm
        答:A

      • 120km/h<umax≤16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限速120km/h轨距的标准为()mm。
        A.+8,-4mm B.±8mm C.+12,-6mm D.+14,-7mm
        答:D

      • 120km/h<umax≤16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轨向(直线)的临时补修标准为()mm。
        A.4 B.7 C.9 D.11
        答:C

      • umax>16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轨距的计划维修标准为()mm。
        A.+3,-3mm B.±3mm C.+6,-3mm D.+4,-3mm
        答:D

      • 120km/h<umax≤16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水平、高低、轨向(直线)的计划维修标准为()mm。
        A.4 B.6 C.8 D.10
        答:B

      • 120km/h<umax≤16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三角坑(直线和圆曲线)的临时补修标准为()mm。
        A.3 B.6 C.8 D.10
        答:C

      • 80km/h<umax≤12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三角坑(直线和圆曲线)的临时补修标准为()mm 。
        A.6 B.11 C.13 D.14
        答:B

      • 120km/h<umax≤16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限速120km/h高低的标准为()。
        A.8 B.9 C.15 D.18
        答:C

      • 120km/h<umax≤16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轨距的临时补修标准为()。
        A.+3,-4mm B.±4mm C.+6,-4mm D.+8,-6mm
        答:D

      • umax>16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水平、高低的计划维修标准为()mm。
        A.3 B.5 C.8 D.10
        答:B

      • umax≤80 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水平、高低、轨向(直线)的作业验收标准为()mm。
        A.4 B.5 C.8 D.10
        答:A

      • umax>16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限速160km/h三角坑(直线和圆曲线)标准为()mm。
        A.6 B.8 C.10 D.12
        答:B

      • 曲线正矢作业验收容许偏差管理值(450<R≤800m)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值差为()mm。
        A.6 B.9 C.12 D.15
        答:B

      • umax≤8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限速45km/h水平的标准为()mm。
        A.15 B.17 C.20 D.22
        答:C

      • 曲线正矢容许偏差经常保养管理值(350<R≤450m)正线及到发线,缓和曲线的正矢与计算正矢差为()mm。
        A.4 B.5 C.6 D.7
        答:B

      • 曲线正矢容许偏差经常保养管理值(350<R≤450m)正线及到发线,圆曲线正矢连续差为()mm。
        A.8 B.10 C.12 D.14
        答:B

      • 80km/h<umax≤12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限速80km/h高低的标准为()。
        A.8 B.9 C.15 D.19
        答:D

      • 曲线正矢容许偏差经常保养管理值(350<R≤450m)正线及到发线,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值差为()mm。
        A.9 B.12 C.15 D.18
        答:C

      • 无缝轨道实设最大超高不得大于()mm。
        A.75 B.85 C.90 D.150
        答:D

      • umax≤80 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轨距的计划维修标准为()mm。
        A.+3,-3mm B.±3mm C.+6,-4mm D.+7,-4mm
        答:D

      • umax>16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三角坑(直线和圆曲线)的临时补修标准为()mm。
        A.3 B.6 C.8 D.10
        答:B

      • 120km/h<umax≤16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水平、高低、轨向(直线)的作业验收标准为()mm。
        A.4 B.5 C.8 D.10
        答:A

      • 80km/h<umax≤12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限速80km/h轨向(直线)标准为()mm。
        A.6 B.12 C.15 D.17
        答:C

      • umax>16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轨距的作业验收标准为()mm。
        A.+3,-2mm B.±2mm C.+6,-2mm D.+4,-2mm
        答:B

      • umax>16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水平、高低、轨向(直线)的作业验收标准为()mm。
        A.3 B.5 C.8 D.10
        答:A

      • umax≤80 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轨距的作业验收标准为()mm。
        A.+3,-2mm B.±2mm C.+6,-2mm D.+4,-2mm
        答:C

      • 80km/h<umax≤12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轨向(直线)的临时补修标准为()mm。
        A.10 B.12 C.14 D.15
        答:B

      • 80km/h<umax≤12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轨距的临时补修标准为()。
        A.+6,-2mm B.+7,-4mm C.+14,-7mm D.+16,-8mm
        答:C

      • 80km/h<umax≤12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限速80km/h轨距的标准为()mm。
        A.+8,-4mm B.±8mm C.+12,-6mm D.+16,-8mm
        答:D

      • umax≤80 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限速45km/h轨向(直线)标准为()mm。
        A.6 B.12 C.15 D.18
        答:D

      • 80km/h<umax≤12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限速80km/h水平的标准为()mm。
        A.15 B.17 C.19 D.20
        答:B

      • umax>16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轨向(直线)的临时补修标准为()mm。
        A.3 B.5 C.7 D.11
        答:C

      • 曲线正矢作业验收容许偏差管理值(450<R≤800)圆曲线正矢连续差为()mm。
        A.6 B.8 C.10 D.12
        答:A

      • umax≤80 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轨距的临时补修标准为()。
        A.+6,-2mm B.+7,-4mm C.+14,-7mm D.+16,-8mm
        答:D

      • 80km/h<umax≤12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水平的临时补修标准为()mm。
        A.10 B.12 C.14 D.17
        答:C

      • 120km/h<umax≤16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限速120km/h三角坑(直线或圆曲线)标准为()mm。
        A.6 B.9 C.10 D.11
        答:D

      • 120km/h<umax≤16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轨距的计划维修标准为()mm。
        A.+3,-3mm B.±3mm C.+6,-4mm D.+4,-3mm
        答:C

      • umax≤80km/h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水平、高低、轨向(直线)的计划维修标准为()mm。
        A.4 B.6 C.8 D.10
        答:B

      • ()是指钢轨头部内侧面沿钢轨方向的横向凹凸不平顺,即直线上轨道是否直,曲线上轨道是否圆顺。
        A.高低 B.轨向 C.水平 D.轨距
        答:B

      • ()是指钢轨顶面沿钢轨方向的竖向凹凸不平顺。
        A.高低 B.轨向 C.水平 D.轨距
        答:A

      • 轨向偏差是用()测量的最大矢度值。
        A.1m尺 B.5m弦玄 C.10m弦玄 D.20m弦
        答:C

      • 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m,但在延长18m的距离内应无超过《修规》规定的三角坑。
        A.2.5 B.6.25 C.12.5 D.25
        答:B

      • ()是指轨道上左右两股钢轨顶面的高差。
        A.水平 B.高低 C.三角坑
        答:A

      • 轨道高低不平顺,主要是路基沉陷、捣固不良、扣件松动、枕木腐朽和钢轨磨耗等因素造成的。
        答:对

      • 轨道框架刚度是指轨道框架抵抗弯、扭曲能力,是保持轨道稳定的因素。
        答:对

  2. 维修和更换标准

    • 钢轨和轨枕的更换标准

      • 混凝土枕纵向通裂,纵向水平裂缝基本贯通(缝宽大于()mm)达到失效标准。
        A.0.5 B.1 C.1.5 D.2
        答:A

      • 混凝土枕横裂(或斜裂)接近环状裂纹(残余裂缝宽度超过()mm或长度超过2/3枕高达到失效标准。
        A.0.5 B.1 C.1.5 D.2
        答:A

      • 接头螺栓及垫圈严重锈蚀、丝扣损坏或杆径磨耗超过()不能保持规定的扭矩时,应及时更换。
        A.1mm B.3mm C.5mm D.7mm
        答:B

      • 混凝土枕承轨槽压溃,深度超过()mm达到严重伤损标准。
        A.1 B.1.5 C.2 D.3
        答:C

      • 线路大、中修验收标准规定,钢轨无硬弯,接头轨面及内侧错牙不得大于()。
        A.1mm B.2mm C.3mm D.4mm
        答:A

      • 混凝土枕挡肩破损,接近失去支承能力(破损长度超过挡肩长度)达到失效标准。
        A.1/3 B.1/2 C.1/4 D.1/5
        答:B

      • 木枕机械磨损,经削平或除去腐朽木质后,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其厚度不足()mm,其他线路不足100mm达到失效标准。
        A.140 B.160 C.180 D.200
        答:A

      • 断轨后进行紧急处理时,当断缝不大于()mm时,在断缝处上好夹板或臌包夹板,用急救器固定。
        A.30 B.50 C.70 D.100
        答:B

      • 无缝道岔中尖轨、辙岔及钢轨发生重伤和磨耗需要更换时,可更换为普通尖轨、钢轨,采用冻接接头进行()。
        A.紧急处理 B.临时处理 C.永久处理
        答:B

      • 紧急处理后,不能立即焊接修复时,应封锁线路,切除伤损部分,两锯口间插入长度不短于()的同型钢轨,轨端钻孔,上接头夹板,用10.9级螺栓拧紧。
        A.4.5m B.6m C.7m D.8m
        答:B

      • 断轨后临时处理时,插入钢轨与线路上钢轨断面尺寸尽量接近,上下偏斜度、高低不平度不超过1mm,接头错牙不超过()mm。
        A.0.5 B.1 C.2 D.3
        答:B

      • 更换无缝道岔尖轨或基本轨时,限位器T型铁和H型铁间隙应符合前后各()mm的要求。
        A.5 B.7 C.8 D.10
        答:B

      • 当胶接绝缘钢轨发生重伤或折断处距绝缘接头1米以外时,可比照无缝线路钢轨()处理。
        A.重伤和折断 B.重伤 C.折断 D.轻伤
        答:A

      • 布顶线路一侧线路需要更换钢轨时,由工务负责钻孔和拆装减速顶。
        答:错

      • 更换道岔或成段钢轨前,施工部门应除锈。更换后电务部门应测试轨面实际残压值,经确认轨道电路作用良好后,方可正常使用。
        答:对

      • 不需要修理即可使用的钢轨为待修轨。
        答:错

      • 木枕与混凝土宽枕之间,应用木枕过渡,其长度不得小于25m。
        答:错

      • 单根更换轨枕时严禁同时连续抽出两根以上轨枕,如连续更换轨枕,也必须做到隔六抽一。()
        答:对

    • 扣件、轨撑与垫板

      • 使用扣板扣件时,正线半径在800m及以下和站线半径在()及以下的曲线地段,钢轨外侧应使用加宽铁座。
        A.400m B.450m C.500m D.550m
        答:B

      • 有碴道床,正线线路道床边坡坡度为()。
        A.1:1.0 B.1:1.5 C.1:1.75 D.1:2.0
        答:C

      • 轨撑损坏、松动,轨撑与轨头下颚或轨撑与垫板挡肩离缝大于()mm应有计划地进行修理或更换。
        A.0.5 B.1 C.2 D.3
        答:C

      • 扣板、轨距挡板严重磨损,扣板、轨距挡板前后离缝超过()时,应有计划地修理或更换。
        A.1mm B.2mm C.3mm D.4mm
        答:B

      • Ⅲ型弹条小圆弧内侧与预埋铁座端部相距()mm。
        A.810 B.1015 C.355 D.510
        答:A

      • 轨道加强设备伤损应有计划地修理或更换,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轨道加强设备伤损标准的是()。
        A.轨距杆折断或丝扣损坏,螺帽、垫圈、铁卡损坏或作用不良 B.轨撑损坏或作用不良 C.接头螺栓松动 D.防爬器折损,穿销不紧或作用不良
        答:C

      • 不同类型的钢轨互相联结时,应使用()。
        A.鱼尾型夹板 B.平直夹板 C.双头式夹板 D.异型夹板
        答:D

      • 接头螺栓以抗拉强度划分为()两种高强度螺栓。
        A.7.6级与8.8级 B.8.8级与9.9级 C.9.9级与10.8级 D.10.9级与8.8级
        答:D

      • 某处50kg/m钢轨地段,轨距为1435mm,采用70型扣板扣件,已知内侧扣板号码为6号,则外侧号码为()。
        A.10号 B.6号 C.9号 D.17号
        答:A

      • 某处43kg/m钢轨地段,轨距为1435mm,采用70型扣板扣件,已知内侧扣板号码为16号,则外侧号码为()。
        A.20号 B.18号 C.16号 D.14号
        答:B

      • 我国生产的扣板以()为一级,共有六种。
        A.1mm B.2mm C.3mm D.4mm
        答:B

      • 混凝土枕弹条Ⅱ型扣件调轨距量为()。
        A.0+16mm B.-4+8mm C.-12+8mm D.-8+12mm
        答:C

      • Ⅰ级重型普通线路钢轨接头螺栓上,为防止螺栓松动,应加设()。
        A.单层弹簧垫圈 B.双层弹簧垫圈 C.高强度平垫圈 D.普通平垫圈
        答:C

      • 橡胶垫板成段磨损、断裂、压溃、变形,两侧伸出轨底边合计:10mm厚的垫板超过()mm。
        A.15 B.18 C.20 D.25
        答:C

      • 橡胶垫板成段磨损、断裂、压溃、变形,两侧伸出轨底边合计:7mm厚的垫板超过()mm达到更换标准。
        A.10 B.12 C.15 D.18
        答:C

      • 同一承轨台螺纹道钉中心距离为()mm,误差不大于±1mm。
        A.2100 B.214 C.218 D.220
        答:B

      • 扣件应安装密贴。扣板(弹片)扣件扭力矩应达到()N·m。
        A.60800 B.80140 C.80150 D.120150
        答:B

      • 断轨后进行紧急处理时,在断缝前后各()m拧紧扣件,并派人看守。
        A.30 B.50 C.70 D.100
        答:B

      • 上夹板时应注意是否需要内外口调换使用,弹簧垫圈口应朝下。
        答:对

      • 上夹板时,直线6孔夹板先拧紧1、6、5、2位螺栓,再拧紧3、4位螺栓。
        答:错

      • 更换绝缘夹板必须通知电务人员配合。
        答:对

      • 上夹板时曲线6孔夹板先拧紧1、6、3、4位螺栓,再拧紧2、5位螺栓。
        答:错

      • 混凝土枕地段向外改道时,首先加大内侧尼龙座(扣板)号码,相应减小外侧尼龙座(扣板)号码。
        答:对

      • 混凝土枕地段向外改道时,先拧紧外侧扣件,再拧紧内侧扣件。
        答:错

      • 如轨距由大改小,可先拧内侧轨枕螺栓,再拧外侧轨枕螺栓;反之,则先拧外侧轨枕螺栓,再拧内侧轨枕螺栓。
        答:错

      • 扣件阻力必须大于道床纵向阻力。
        答:对

      • 接头扣件阻力,在夹板螺栓承受弯剪的情况下,我国铁路只考虑夹板与钢轨接触面间的摩擦阻力。
        答:错

      • 木枕线路线路作业时,道钉要齐全有效,禁止出现歪、仰、爬、斜、浮、离、磨、弯道钉。()
        答:对

      • 成段更换大胶垫作业组织宜采取流水作业的方式进行,按照松开螺栓、扣件螺栓涂油、起道器起道、更换大胶垫、拧紧扣件螺栓的顺序流水作业。()
        答:对

    • 轨道养护与维修

      • 道岔计划维修验收水平时,导曲线内股()外股。
        A.不得高于 B.不得低于 C.等于或高于
        答:A

      • 更换或处理折断、重伤钢轨及焊缝是()基本内容。
        A.综合维修 B.经常保养 C.临时补修 D.大修
        答:C

      • 混凝土枕纵向通裂,挡肩顶角处缝宽大于()mm达到失效标准。
        A.0.5 B.1 C.1.5 D.2
        答:C

      • 线路计划维修作业验收评分标准规定,正线及到发线轨枕的空吊率(连续检测50头大于8%),每增加(),扣2分。
        A.4% B.3% C.2% D.1%
        答:D

      • 整修轨道几何不平顺超过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的处所是()基本内容。
        A.计划维修 B.线路中修 C.临时补修 D.大修
        答:C

      • 位移观测桩必须预先埋设牢固,内侧应距线路中心不小于()m。
        A.2 B.3 C.3.1 D.3.5
        答:C

      • ()指以小型养路机械为主要作业手段,对轨道几何不平顺超过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及其他不良处所进行的临时性整修,以保证行车安全和平稳。
        A.计划维修 B.综合维修 C.状态修 D.临时补修
        答:D

      • 改道用的道钉孔木片规格应为长()mm、宽15mm、厚5~10mm,并应经过防腐处理。
        A.80 B.100 C.110 D.120
        答:C

      • 钢轨接头在直线地段每节轨上相差量一般应不大于3mm,并应前后、左右抵消,在两股钢轨上累计相差量最大不得大于()。
        A.30mm B.25mm C.20mm D.15mm
        答:D

      • 检查发现曲线钢轨顶面光带偏离,曲上股侧磨速率变化大,或曲下股压溃严重,要定期观测和测速,并应及时申请调整超高或()。
        A.半径 B.轨距加宽 C.轨低坡 D.拨道
        答:C

      • 检查曲线正矢采用()米弦检查(岔后连接曲线可采用10米弦检查;连接曲线不足20米时应固定曲线头尾位置,采取一绳法进行检查),正线曲线检查应同时检查缓和曲线半点正矢。
        A.10 B.15 C.18 D.20
        答:D

      • 当钢轨断缝不大于50mm时,应立即进行()。
        A.紧急处理 B.临时处理 C.永久处理 D.限速45km/h放行列车
        答:A

      • 当可动心轨辙岔损坏时,在岔枕上更换一组特制垫板,换入一根短轨(长度m),两端用夹板联结或冻结,开通直股,限速运行。
        A.6 B.12.5 C.13.2 D.15
        答:C

      • 若碎弯继续扩大,应采取()措施,进行紧急处理。
        A.限速或封锁 B.堆高作肩 C.夯拍道床 D.拨顺线路方向
        答:A

      • 断轨后进行临时处理,沿断缝两侧对称切除伤损部分,锯口距断缝不得少于()m。
        A.0.5 B.1 C.2 D.3
        答:B

      • 对紧急处理或临时处理的处所,应在条件适宜时及时插入长度不短于()的同型钢轨进行焊复,恢复无缝线路轨道结构。
        A.4.5m B.6m C.7m D.8m
        答:C

      • 胶接绝缘失效进行永久处理时,应严格掌握轨温、胶结绝缘钢轨长度和预留焊缝确保修复后无缝线路()不变。
        A.轨温 B.温度 C.实际轨温 D.锁定轨温
        答:D

      • 断轨后进行紧急处理时在断缝处上好夹板或臌包夹板,用急救器固定,在断缝前后各50m拧紧扣件,并派人看守,放行列车速度不得超过()。
        A.5km/h B.15km/h C.25km/h D.45km/h
        答:B

      • 采取浇水降温时,其浇淋长度自胀轨跑道两端各50~100m,由()对两股钢轨同时浇水。
        A.外向内 B.内向外 C.前向后 D.左向右
        答:A

      • 发现胀轨跑道时()。
        A.可以慢行放行列车 B.必须立即拦停列车 C.先向领导汇报,再采取措施 D.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答:B

      • 当钢轨折损严重或断缝大于50mm,应进行()处理。
        A.紧急处理 B.临时处理 C.永久处理 D.限速45km/h放行列车
        答:B

      • 线路设备故障或发生自然灾害时,()根据故障判断影响行车的程度,确定行车限制条件,并报告车站值班员或列车调度员。
        A.工长或车间主任 B.在现场的车站站长 C.电务工长 D.列车司机
        答:A

      • 无缝道岔中尖轨、辙岔及钢轨发生重伤和磨耗需要更换时,可更换为普通尖轨、钢轨,采用冻接接头进行()。
        A.紧急处理 B.临时处理 C.永久处理
        答:B

      • 线路设备故障或发生自然灾害时,在工务工长或车间主任到达故障地点之前,行车限制条件,由现场()确定。
        A.车务人员 B.工务人员 C.电务人员 D.列车司机
        答:B

      • 当线路出现连续碎弯并有胀轨迹象时,(),观察轨温和线路的变化。
        A.可以正常行车 B.必须派专人监视 C.应设置慢行信号防护 D.应设置慢行信号防护,进行紧急处理
        答:B

      • 作业中如出现轨向、高低不良,起道、拨道省力,枕端道作离缝等胀轨迹象时,必须(),并及时采取防胀措施。
        A.派人监视线路 B.复紧线路扣件螺栓 C.拦停列车 D.停止作业
        答:D

      • 无论作业中或作业后,发现线路轨向不良,用10m弦测量两股钢轨的轨向偏差。当平均值达到()mm时,必须设置移动减速信号。
        A.35 B.57 C.10 D.12
        答:C

      • 坚持拨、改、直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整治,遇弯先拨,拨不好则改,改不好则直(或大弯拨、小弯改、硬弯直)。()
        答:对

      • 曲线拨道,一般应由中间向曲线两端拨。()
        答:错

  3. 速度与安全要求

    • 不同速度下的容许标准

      • 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的其他线路坡段长度 不应小于该区段到发线有效长度的一半,个别困难地段也不应小于()m。
        A.200 B.300 C.400 D.500
        答:A

      • 两线路中心距离在5m以下的曲线地段,内侧曲线的超高不得()外侧曲线超高的一半,否则,必须根据计算加宽两线的中心距离。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答:C

      • Vmax>160km/h正线作业验收标准,轨距为()mm。
        A.+2,-2 B.+4,-2 C.+6,-2 D.+3,-2
        答:A

      • 160km/h≥Vmax>120km/h正线作业验收标准,轨距为()mm
        A.+2,-3 B.+4,-2 C.+6,-2 D.+3,-2
        答:B

      • 电气化区段线路中心位移量不得超过()mm,一侧拨道量年累计不超过120mm,并不得侵入限界。
        A.20 B.30 C.40 D.50
        答:B

      • Vmax≤120km/h正线、到发线作业验收标准,轨距为()mm。
        A.+3,-2 B.+5,-3 C.+7,-4 D.+6,-2
        答:D

      • 区间双线160km/h<v≤200km/h线间最小距离为()。
        A.4000 B.4200 C.4400 D.5000
        答:C

      • 线路静态轨距允许偏差120<v≤160km/h时为()mm。
        A.+6,-22 B.+4,-2 C.±221 D.±1
        答:B

      • 正线线路道岔钢轨静态水平允许偏差120<v≤160km/h时为()mm。
        A.6 B.4 C.3 D.2
        答:B

      • 在线间距不足6.5m地段施工维修而邻线行车时,邻线列车应限速()及以下,并按规定设置防护。
        A. 45km/h B. 60km/h C. 80km/h D. 160km/h
        答:D

      • 线路静态轨距允许偏差 v≤120km/h 时为()mm。
        A. +6,-22 B. +4,-22 C. ±2 D. ±1
        答:A

      • 有砟轨道路肩宽度:线路设计速度为160km/h及以下铁路,位于路基上的路肩宽度不应小于()m。
        A. 0.6 B. 0.8 C. 1.0 D. 1.2
        答:A

      • 有砟轨道路肩宽度:线路设计速度为200km/h区段的路肩宽度不应小于()m。
        A. 0.6 B. 0.8 C. 1.0 D. 1.2
        答:C

      • 道岔静态轨距允许偏差 v≤120km/h 时为()mm。
        A. +3,-22 B. +4,-2 C. ±2 D. ±1
        答:A

      • 道岔静态轨距允许偏差 160<v≤200km/h 时为()mm。
        A. +3,-22 B. +4,-2 C. ±2 D. ±1
        答:C

      • 正线线路道岔钢轨静态水平允许偏差 v≤120km/h 时为()mm。
        A. 6 B. 4 C. 3 D. 2
        答:B

      • 正线线路道岔钢轨静态水平允许偏差 160<v≤200km/h 时为()mm。
        A. 6 B. 4 C. 3 D. 2
        答:C

      • 区间双线 v≤120km/h 线间最小距离为()。
        A. 4000 B. 4200 C. 4400 D. 5000
        答:A

      • 列车运行速度()及以上线路全封闭、全立交,线路两侧按标准进行栅栏封闭,并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
        A. 80km/h B. 100km/h C. 120km/h D. 160km/h
        答:C

      • 道岔静态轨距允许偏差 120<v≤160km/h 时为()mm。
        A. +3,-2 B. +4,-22 C. ±2 D. ±1
        答:A

      • 区间双线 120km/h<v≤160km/h 线间最小距离为()。
        A. 4000 B. 4200 C. 4400 D. 5000
        答:B

    • 道岔通过速度限制

      • 60kg/mAT弹性可弯尖轨固定型辙叉12号道岔直向允许通过速度为()km/h。
        A.80 B.100 C.120 D.160
        答:C

      • 普通尖轨9号道岔侧向允许通过速度为()km/h。
        A.30 B.45 C.50 D.80
        答:A

      • AT弹性可弯尖轨12号道岔侧向允许通过速度为()km/h。
        A.30 B.45 C.50 D.80
        答:C

      • 线路允许速度()以上区段的正线道岔,采用可动心轨道岔或固定型辙叉道岔。
        A. 80km/h B. 100km/h C. 120km/h D. 160km/h
        答:C

      • 线路允许速度120km/h以上至()及以下,或货车轴重25t及以上区段的正线道岔,采用可动心轨道岔或固定型辙叉道岔,并采用外锁闭装置。
        A. 100km/h B. 120km/h C. 160km/h D. 200km/h
        答:C

      • 线路允许速度()以上区段的正线道岔,须采用可动心轨道岔、外锁闭装置。
        A. 100km/h B. 120km/h C. 160km/h D. 200km/h
        答:C

      • 侧向接发停车旅客列车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号。
        A. 6 B. 7 C. 9 D. 12
        答:D

      • 线路允许速度()及以下区段的正线道岔,采用固定型辙叉道岔。
        A. 100km/h B. 120km/h C. 160km/h D. 200km/h
        答:B

    • 速度与轨道维修关系

      • 起道作业收工时,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线路顺坡率不应大于()。
        A.0.6 B.0.8‰ C.1.0‰ D.2.0%
        答:D

      • 起道作业收工时,允许速度大于160km/h的线路顺坡率不应大于()。
        A.0.6‰ B.0.8‰ C.1.0‰ D.2.0‰
        答:B

      • 大修地段与非大修地段的连接顺坡,应设在大修地段以外。其顺坡率为:允许速度不大于120 km/h的线路不应大于()。
        A.0.8‰ B.1‰ C.2‰ D.3‰
        答:C

      • 起道作业收工时,允许速度为120(不含)~160km/h的线路顺坡率不应大于()。
        A.0.6‰ B.0.8‰ C.1.0‰ D.2.0‰
        答:C

      • 在直线上顺坡的超高,有缓和曲线时不应大于()mm。
        A.8 B.10 C.15 D.25
        答:C

      • 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的线路,采用抛物线型竖曲线时,若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应设置竖曲线。
        A.0.5‰ B.1‰ C.2‰ D.3‰
        答:C

      • 曲线超高应在整个缓和曲线内顺完,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顺坡坡度不应大于()。
        A.1/(7umax) B.1/(8umax) C.1/(9umax) D.1/(10umax)
        答:D

      • 在直线上顺坡的超高,无缓和曲线时不应大于()mm。
        A.8 B.10 C.15 D.25
        答:D

      • 允许速度大于160km/h的线路,坡度代数差不小于()时,应设置圆曲线型竖曲线。
        A.0.7 B.1‰ C.2 D.3%
        答:B

      • 允许速度大于()的线路,超高必须在整个缓和曲线内顺完。
        A.100km/h B.120km/h C.160km/h D.200km/h
        答:C

      • 曲线未被平衡欠超高困难情况下不应大于()mm。
        A.75 B.85 C.90 D.110
        答:C

      • 连接曲线超高不应大于()mm,顺坡不应大于2%。
        A.5 B.10 C.15 D.20
        答:C

      • 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线路,曲线超高顺坡坡度不应大于()。
        A.1/(7umax) B.1/(8umax) C.1/(9umax) D.1/(10umax)
        答:C

      • 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的线路,采用圆曲线型竖曲线时,若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应设置竖曲线。
        A.0.6% B.1‰ C.2‰ D.3‰
        答:D

      • 允许速度大于160km/h的线路最小坡段长度不应小于()m,特别困难条件下最小坡段长度不应小于400m。
        A.600 B.700 C.800 D.900
        答:A

      • 正线道岔(直向)与曲线超高顺坡终点之间的直线段长度:线路允许速度120km/h(不含)~160km/h时不应小于()m,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25m。
        A.30 B.40 C.50 D.60
        答:B

      • 反向曲线两超高顺坡终点间的夹直线长度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线路在极个别情况下不足25m时,正线不应短于(),站线不应短于10m。
        A.20m B.25m C.30m D.50m
        答:A

      • 左右股钢轨锁定轨温之差,允许速度160km/h以上线路大于()℃必须做好放散或调整工作。
        A.3 B.5 C.7 D.10
        答:A

      • 曲线未被平衡欠超高不应大于()mm。
        A.65 B.75 C.80 D.90
        答:B

      • 同向曲线两超高顺坡终点间的夹直线长度,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的特殊困难地段不应短于()。
        A.20m B.25m C.30m D.50m
        答:B

      • 正线道岔(直向)与曲线超高顺坡终点之间的直线段长度:线路允许速度大于160km/h时不应小于()m,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30m。
        A.50 B.60 C.70 D.80
        答:C

      • 下列关于轨缝调整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设置的轨缝不符合每千米线路轨缝总误差的规定 B.轨缝严重不均匀 C.线路爬行量超过50mm D.轨温在《修规》规定的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轨温限制范围以内时,出现连续3个及以上瞎缝或轨缝大于构造轨缝
        答:C

      • 在60kg/m钢轨上钻螺栓孔上夹板时,轨端距第一孔中心距为()。
        A.96mm B.76mm C.66mm D.56mm
        答:B

      • 起道作业收工时,顺坡率应满足:允许速度大于160km/h的线路不应大于()。
        A.0.8‰ B.1 C.1.5 D.2%
        答:A

      • 断轨临时处理后,按正常速度放行列车,但不得大于()km/h。
        A.5 B.45 C.60 D.160
        答:D

      • 发现胀轨跑道在采取措施后,首列放行列车速度()。
        A.正常 B.不得超过5km/h C.不得超过15km/h D.不得超过20km/h
        答:C

      • 断轨后进行紧急处理后,如断缝小于30mm时,放行列车速度不得超过()km/h。
        A.5 B.15 C.25 D.30
        答:C

      • 当两股钢轨的轨向偏差平均值达到()mm必须立即设置停车信号防护。
        A.35 B.57 C.10 D.12
        答:D

      • II级铁路区间线路,路段设计行车速度为120km/h,最小曲线半径一般为()。
        A. 500m B. 600m C. 800m D. 1200m
        答:D

      • 线路静态轨距允许偏差 160<v≤200km/h 时为()mm。
        A. +6,-22 B. +4,-2 C. ±2 D. ±1
        答:C

      • I级铁路区间线路,路段设计行车速度为160km/h,最小曲线半径一般为()。
        A. 600m B. 800m C. 1200m D. 2000m
        答:D

      • II级铁路区间线路,路段设计行车速度为120km/h,最小曲线半径困难为()。
        A. 600m B. 800m C. 1600m D. 2000m
        答:B

      • 列车由直线进入曲线时所产生的离心力的大小,取决于列车前进的速度和曲线超高。
        答:错

  4. 道岔和辙岔的参数

    • 尖轨与护轨的标准

      • 斥离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为()mm与轨距加宽值之和。
        A.40 B.42 C.46 D.65
        答:D

      • 护轨平直部分轮缘槽标准宽度为()mm,容许误差为+3,-1mm。
        A.40 B.42 C.46 D.65
        答:B

      • 道岔直向允许通过速度umax>120km/h,护轨侧面磨耗()mm达到重伤标准。
        A.6 B.8 C.10 D.12
        答:C

      • 弹片、销钉、挡板损坏。弹片与滑床板挡肩离缝、挡板前后离缝大于2mm,销钉帽内侧距滑床板边缘大于()mm应有计划地进行修理或更换。
        A.2 B.3 C.4 D.5
        答:D

      • 道口护轨轮缘槽宽度,直线上应为70100mm,曲线内股应为90100mm,轮缘槽深度应为()
        A.3050mm1B.4560mmC.5070mm D.6580mm
        答:B

      • 尖轨在第一拉杆中心处的最小动程:直尖轨为()mm。
        A.142 B.152 C.160 D.180
        答:A

      • 道岔直向允许通过速度umax≤120km/h,护轨侧面磨耗()mm达到重伤标准。
        A.6 B.8 C.10 D.12
        答:D

      • 滑床板损坏、变形或滑床台磨耗大于()mm,应有计划地进行修理或更换。
        A.2 B.3 C.4 D.5
        答:B

      • 铺设混凝土岔枕时,应用ⅢI型混凝土枕过渡。umax≤120km/h时,道岔直向两端过渡枕均不得少于()根。
        A.25 B.30 C.50 D.75
        答:C

      • 尖轨尖端与基本轨或可动心轨尖端与翼轨间隙大于1mm,短心轨与叉跟尖轨尖端间隙大于()mm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A.0.5 B.1 C.1.5 D.2
        答:C

      • 尖轨在第一拉杆中心处的最小动程:曲尖轨为()mm。
        A.142 B.152 C.160 D.180
        答:B

      • 铺设混凝土岔枕时,应用Ⅲ型混凝土枕过渡。160km/h≥umax>120km/h时,道岔直向两端过渡枕均不得少于()根。
        A.25 B.30 C.50 D.75
        答:D

      • 可动心轨道岔的普通钢轨接头应使用10.9级螺栓,扭矩应保持()N·m。
        A.500 B.700 C.700~900 D.900
        答:C

      • 无缝道岔导轨、辙叉、心轨、翼轨的扣件扭矩 应保持()N·m。
        A.80150 B.120150 C.700900 D.11001400
        答:B

      • 尖轨、可动心轨顶面宽()mm及以上断面处,尖轨顶面低于基本轨顶面、可动心轨顶面低于翼轨顶面2mm及以上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A.30 B.40 C.50 D.60
        答:C

      • 无缝线路缓冲区钢轨接头必须使用不低于10.9级的螺栓,螺栓扭矩应保持在()N·m。
        A.700 B.900 C.7001100 D.700900
        答:C

      • 其它站线平直及异型夹板中间两螺栓孔范围内裂纹超过()应及时更换。
        A.5mm B.10mm C.15mm D.20mm
        答:A

      • 调节器尖轨相对于基本轨降低值偏差超过()mm,无降低段的尖轨顶面低于基本轨顶面时,应及时进行处理。
        A.0.3 B.0.5 C.1 D.2
        答:C

      • 护轨与基本轨头部间净距:在有桥上,其净距为()mm,允许误差为+10,-5mm,当桥上设有调节器时,允许误差为±10mm。
        A.200 B.300 C.400 D.500
        答:D

      • 调节器护轨高于尖轨(基本轨)5mm或低于尖轨(基本轨)()mm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A.5 B.10 C.15 D.25
        答:D

      • 无缝道岔尖轨及其前后各25m范围内的基本轨扣件扭矩应保持在()N·m。
        A.60800 B.80150 C.120150 D.700900
        答:A

      • 尖轨在第一拉杆中心处的最小动程型弹性可弯尖轨12号提速道岔为()mm。
        A.142 B.152 C.160 D.180
        答:D

      • 工务人员紧固道岔时,尖轨长度7.7m的12号道岔(即普通型道岔)及12号以下道岔,应在()设置1个紧固器。(《行规》第9条)
        A.尖轨尖端 B.尖轨中部 C.尖轨任意位置 D.尖轨第一牵引点后第一枕空间处
        答:D

      • 工务人员紧固道岔时,尖轨长度7.7m以上的12号道岔及18号道岔,应在()各设置1个紧固器。可动心轨道岔还应在可动心辙叉第一牵引点后第一枕空间处设置1各紧固器。(《行规》第9条)
        A.尖轨尖端 B.尖轨中部 C.尖轨任意位置 D.尖轨第一、第二牵引点后第一枕空间处
        答:D

      • 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容许误差-2mm。
        A.45mm B.55mm C.65mm D.85mm
        答:C

      • 更换无缝道岔尖轨或基本轨时,限位器T型铁和H型铁间隙应符合前后各()的要求。
        A.5 B.7 C.8 D.10
        答:B

      • 列车轴重大于25t的铁路正线单开道岔不得小于()号。
        A.6 B.7 C.9 D.12
        答:D

      • 用于其他线路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号。
        A.6 B.7 C.9 D.12
        答:C

      • 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可动心轨尖端与翼轨不靠贴,二者之间缝隙大于1mm时,采用调整、修理、加垫等方法,使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可动心轨尖端与翼轨靠贴良好。
        答:对

      • 我国铁路尖轨跟端主要采用间隔铁式和弹性可弯式两种结构。
        答:对

      • 基本轨除承受车轮的垂直压力外,还与尖轨共同承受车轮的横向水平推力。
        答:对

      • 我国AT型尖轨跟端采用的是间隔铁式结构。
        答:错

      • 查照间隔应保证车轮轮对在最不利情况下,护轨能够制约一侧轮对。使另一侧车轮不冲击辙叉心。
        答:对

      • 护背距离应保证车轮轮对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不被翼轨和护轨卡住。
        答:对

      • AT型尖轨取消了普通型钢轨尖轨8mm抬高量。()
        答:错

      • 可动心轨尖趾距离不符合要求,采用松开翼轨与长心轨之间间隔铁螺栓调整,使其距离符合要求。()
        答:对

    • 辙岔的标准

      • 高锰钢整铸辙叉叉趾、叉跟轨头及下颚部位裂纹超过()mm达到辙叉重伤标准。
        A.100 B.20 C.30 D.40
        答:C

      • 高锰钢整铸辙叉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上长度超过15mm,且深度超过()mm达到辙叉轻伤标准。
        A.1 B.1.5 C.2 D.3
        答:B

      • 高锰钢整铸辙叉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mm,达到辙叉重伤标准。
        A.6 B.8 C.10 D.11
        答:A

      • 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长度超过()mm,且深度超过6mm达到辙叉重伤标准。
        A.10 B.20 C.30 D.40
        答:C

      • 尖轨跟端直向轨距加宽向辙叉方向递减,距离为()m。
        A.1.5 B.2 C.3 D.4
        答:A

      • 固定型辙叉接头冻结应采用高强螺栓,扭矩应保持()N·m。
        A.700 B.900 C.700900 D.11001400
        答:D

      • 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60kg/m及以上钢轨,到发线上超过()mm达到辙叉重伤标准。
        A.6 B.8 C.10 D.11
        答:C

      • 高锰钢整铸辙叉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mm,达到辙叉重伤标准。
        A.6 B.8 C.10 D.11
        答:A

      • 高锰钢整铸辙叉叉趾、叉跟浇注断面变化部位斜向或水平裂纹长度超过120mm,或虽未超过120mm,但裂纹垂直高度超过()mm达到辙叉重伤标准。
        A.10 B.20 C.30 D.40
        答:D

      • 高锰钢整铸辙叉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其他正线上超过()mm达到辙叉重伤标准。
        A.6 B.8 C.10 D.11
        答:B

      • 高锰钢整铸辙叉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其他站线上超过()mm达到辙叉重伤标准。
        A.6 B.8 C.10 D.11
        答:D

      • 高锰钢整铸辙叉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在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其他线路上长度超过15mm,且深度超过()mm达到辙叉轻伤标准。
        A.2 B.2.5 C.3 D.3.5
        答:C

      • 高锰钢整铸辙叉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kg/m及以下钢轨,其他站线上超过()mm达到辙叉重伤标准。
        A.6 B.8 C.10 D.11
        答:C

      • 高锰钢整铸辙叉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kg/m及以下钢轨,到发线上超过()mm达到辙叉重伤标准。
        A.6 B.8 C.10 D.11
        答:B

      • 从两翼轨最窄处到辙叉心实际尖端之间,存在的一段轨线中断的空隙叫()。
        A.有害空间 B.查照间隔 C.辙叉间隙 D.护背距离
        答:A

      • 锰钢辙叉上的导电销由电务负责日常检查、工务负责维护:电务发现导电销脱落或无法安装跳线时,应通知并配合()焊修。(《行规》第3条)
        A.车务 B.工务 C.电务 D.供电
        答:B

      • 护轨平直部分轮缘槽宽度42mm,辙叉心轮缘槽标准宽度46mm,容许误差()。
        A.1mm+3mm B.2mm+4mm C.-1mm+3mm D.-2mm+3mm
        答:C

      • 当可动心轨辙岔损坏时,在岔枕上更换一组特制垫板,换入一根长度()m短轨,两端用夹板联结或冻结,开通直股,限速运行。
        A.6 B.12.55 C.13.26 D.15
        答:C

      • 车站必须设在曲线上时,()有效长范围内不得设在反向曲线上。
        A.到发线 B.正线 C.站线 D.货物线
        答:A

      • 岔线、段管线与正线、到发线接轨时,均应铺设()。
        A.安全线 B.避难线 C.专用线 D.牵出线
        答:A

      • 在进站信号机外制动距离内进站方向为超过6%下坡道的车站,应在正线或到发线的接车方向末端设置()。
        A.避难线 B.安全线 C.专用线 D.牵出线
        答:B

      • ()是指到发线、调车线、牵出线、货物线及站内指定用途的其他线路。
        A.正线 B.站线 C.段管线 D.岔线
        答:B

      • 用于侧向通过列车的单开道岔的辙叉号数应根据列车侧向通过的()速度合理选用。
        A. 允许 B. 平均 C. 设计 D. 最高
        答:D

      • 安全线是为防止列车或机车车辆从一进路进入另一列车或机车车辆占用的进路而发生冲突的一种()设备。
        A. 线路 B. 道岔 C. 行车 D. 安全隔开
        答:D

      • 在改正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偏差前,要先把不符合标准的护轨轮缘槽宽度调整好。
        答:对

      • 正线道岔钢轨应与线路上的钢轨采用不同类型。
        答:错

      • 道岔辙叉的号数是以辙叉角的大小来衡量的。
        答:对

      • 从辙叉咽喉到心轨的实际尖端的这段距离,轮缘失去钢轨引导,所以叫做有害空间。
        答:对

      • 转辙部分主要由两根基本轨、两根尖轨、各种零件、跟部结构及护轨组成。
        答:错

      • 道岔辙叉由心轨和翼轨组成,是使车轮由一股钢轨越过另一股钢轨的设备。
        答:对

      • 道岔辙叉有害空间是从咽喉到心轨的实际尖端的距离。
        答:对

      • 道岔的基本形式为轨道的连接、轨道的交叉以及轨道连接与交叉的组合。
        答:对

      • 道岔辙叉护轨的作用是为了防止车轮进入异线或撞击叉尖。
        答:对

      • 查照间隔指辙叉翼轨工作边至护轨工作边距离。
        答:错

      • 辙叉两翼轨作用边间的距离称为辙叉咽喉。()
        答:B

      • 护背距离指辙叉心轨工作边至护轨工作边的距离。()
        答:B

    • 道岔与辙岔的几何参数

      • 道岔护轨缓冲段末端轮缘槽宽度不小于()mm。
        A.40 B.42 C.46 D.65
        答:D

      • 查照间隔(辙叉心作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在有客车运行的线路上不得小于()mm。
        A.1390 B.1391 C.1392 D.1393
        答:B

      • 无缝道岔限位器顶死或两股尖轨相错量超过()mm必须做好放散或调整工作。
        A.5 B.10 C.15 D.20
        答:D

      • 调节器护轨与尖轨(基本轨)间净距偏差超过()mm,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A.3 B.5 C.10 D.15
        答:C

      • 道岔查照间隔(辙叉心作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在仅运行货车的线路上不得小于()mm。
        A.1388 B.1391 C.1392 D.1393
        答:A

      • 9号道岔导曲线中部轨距为()mm。
        A.1435 B.1437 C.1439 D.1450
        答:D

      • 直线型尖轨道岔,尖轨长度6250~7700mm以下尖轨尖端轨距为()mm。
        A.1437 B.1445 C.1450 D.1453
        答:C

      • 道岔导曲线可根据需要设置()mm的超高,并在导曲线范围内按不大于2%顺坡。
        A.3 B.5 C.6 D.10
        答:C

      • 正线道岔(直向)与曲线超高顺坡终点之间的直线段长度,其他线路地段不应小于()m。
        A.20 B.25 C.30 D.50
        答:A

      • 直线型尖轨道岔,尖轨长度6250mm以下尖轨尖端轨距为()mm。
        A.1437 B.1445 C.1450 D.1453
        答:D

      • 导曲线中部轨距加宽,直尖轨时向两端递减至距尖轨跟端3m处,距辙叉前端()m处。
        A.1.5 B.2 C.3 D.4
        答:D

      • 护背距离(辙叉翼作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大于()mm。
        A.1345 B.1348 C.1349 D.1350
        答:B

      • 辙叉心轮缘槽标准宽度(测量位置按标准图或设计图规定)为()mm,容许误差为+3,-1mm。
        A.40 B.42 C.46 D.65
        答:C

      • 12号AT道岔导曲线中部轨距为()mm。
        A.1435 B.1437 C.1439 D.1450
        答:A

      • 可动心轨道岔的长心轨实际尖端至翼轨趾端的距离(简称尖趾距离),容许误差:12号为()mm。
        A.+10,0 B.+15,0 C.+20,0 D.+25,0
        答:A

      • 道岔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中,尖轨尖处轨距作业验收的容许偏差管理值为()。
        A.±1mm B.±2mm C.+2,-1mm D.+3,-1mm
        答:A

      • 允许速度大于160km/h的线路,铝热焊缝距轨枕边不得小于()mm。
        A.600 B.80 C.100 D.120
        答:C

      • 有桥上护轨顶面不应高出基本轨顶面5mm,也不应低于()mm。
        A.10 B.15 C.20 D.25
        答:D

      • 直线型尖轨道岔,尖轨跟端轨距为()mm。
        A.1435 B.1437 C.1439 D.1450
        答:C

      • 道岔辙叉部分轨距,直、侧向均为()mm。
        A.1435 B.1437 C.1439 D.1450
        答:A

      • 调节器基本轨始端、尖轨尖端至最近梁缝边的距离均不应小于()m。
        A.1 B.2 C.3 D.4
        答:B

      • 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的线路,铝热焊缝距轨枕边不得小于()mm。
        A.40 B.60 C.80 D.100
        答:A

      • 站线道岔与曲线或道岔与其连接曲线之间的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m,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6m。
        A.7.5 B.8 C.12.5 D.25
        答:A

      • 1391是指道岔()。
        A.查照间隔距离 B.护背距离 C.尖轨尖端轨距 D.尖轨根端轨距
        答:A

      • 1348是指道岔()。
        A.查照间隔距离 B.护背距离 C.尖轨尖端轨距 D.尖轨根端轨距
        答:B

      • 量取曲线正矢应在钢轨踏面下()mm范围内测量,检查曲线正矢一般量取2-3次取平均值记录。
        A.8 B.10 C.16 D.18
        答:C

      • 用于其他线路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号。
        A.6 B.7 C.9 D.12
        答:C

      • 段管线的对称道岔不得小于()号。
        A.6 B.99 C.122 D.18
        答:B

      • 狭窄的站场采用交分道岔不得小于9号,但尽量不用于正线,必须采用时不得小于()号。
        A. 6 B. 7 C. 9 D. 12
        答:D

      • 正线道岔的直向通过速度不应小于路段()行车速度。
        A. 允许 B. 平均 C. 设计 D. 最低
        答:C

      • 峰下线路的对称道岔不得小于6号,三开道岔不得小于()号。
        A. 6 B. 7 C. 9 D. 12
        答:B

      • 侧向接发停车货物列车并位于正线的单开道岔,在中间站不得小于()号,在其他车站不得小于9号。
        A. 6 B. 7 C. 9 D. 12
        答:D

      • 道岔改道按照直外股轨向、直内股轨距和轨距变化率、导曲线支距、导曲下股轨距和轨距变化率、锰钢整铸辙叉直、曲股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或可动心轨直曲股轨距和轨距变化率的顺序进行。
        答:对

      • 道岔改道作业时以直股的外股、导曲线的上股为标准股。
        答:对

      • 在改正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偏差前,要先把不符合标准的护轨轮缘槽宽度调整好。
        答:对

      • 道岔改道作业时应先改正直股标准股方向,如直股轨距好,两股钢轨同时存在单一方向,应先进行拨道。
        答:对

      • 交叉渡线由四组单开道岔、两组菱形交叉及连接轨道组成。
        答:错

      • 直线型尖轨左右开道岔可以通用。()
        答:对

  5. 道床和支撑

    • 道床厚度

      • 有昨道床大修后,无垫层的碎石道床,枕下清碓厚度不得小于(),不足时应清筛至路基面,做好排水坡。
        A.200mm B.300mm C.350mm D.400mm
        答:B

      • 混凝土宽枕线路的道床,有垫层时道床厚度不得小于250mm,无垫层时不得小于()。
        A.200mm B.250mm C.300mm D.350mm
        答:D

      • 运量小、允许速度低的线路或在隧道内、桥梁上和车站内受建筑物限制时,可酌情降低道床厚度。但正线木枕地段碎石道床厚度不得小于200mm,混凝土枕地段不得小于()mm。站线不得小于200mm。
        A.150 B.200 C.250 D.300
        答:C

      • 有作道床,正线无缝线路(umax≤160km/h)道床顶面宽度为()m。
        A.2.9 B.3.0 C.3.4 D.3.5
        答:C

      • 当轨下调高垫板厚度达到10mm,或连续3根及以上轨枕调高垫板厚度达到8~10mm,使用调高扣件时调高垫板厚度达到(),应进行垫昨起道作业。
        A.20mm B.30mm C.40mm D.45mm
        答:A

      • 允许速度大于()的线路,有垫道床无垫层时碎石道床厚度不得小于450mm;有垫层时碎石道床厚度不得小于300mm,垫层厚度不得小于200mm。
        A.80km/h B.60km/h C.100km/h D.120km/h
        答:D

      • 有道床,Ⅰ型混凝土枕中部道床应掏空,其顶面低于枕底不得小于()mm,长度应为200~400mm。
        A.10 B.15 C.20 D.30
        答:C

      • 路基横断面是指垂直于()截取的断面。
        A.线路中心线 B.钢轨 C.轨枕 D.水平面
        答:A

      • 不是路基组成部分的是()。
        A.路基面侧沟 B.路基边坡 C.天然护道 D.路基隔带
        答:C

      • 我国铁路规定道床肩宽为(),曲线外侧道床还应按规定进行加宽。
        A.1020cm B.2030cm C.3050cm D.5060cm
        答:C

      • 直线地段钢轨中心处轨枕底面至路基面的高度值或曲线地段内轨中心处轨枕底面至路基面的高度值称为道床厚度。
        答:对

      • 道床抵抗轨道框架横向位移的阻力叫道床横向阻力。它是阻止线路胀轨跑道的重要因素,对无缝线路的稳定起保证作用。
        答:对

      • 路基面是指路基顶面,包括铺设轨道的部分。
        答:对

    • 道床施工与维护

      • 铺设木枕的有碴桥的桥台挡碴墙范围内及其两端各不少于()根轨枕(有护轨时应延至梭头外不少于5根轨枕)不宜铺设混凝土枕。
        A.10 B.15 C.20 D.25
        答:B

      • 垫昨起道时,一次垫入的厚度不得超过20mm,抬起高度不得超过(),两台起道机应同起同落。
        A.30mm B.50mm C.65mm D.80mm
        答:B

      • 有昨道床,轨底处道床顶面应低于轨枕顶面 ()mm。
        A.1020 B.2030 C.2040 D.1525
        答:B

      • 垫碴起道用的道碴,采用火成岩材料,粒径为()mm
        A.58 B.820 C.1530 D.2030
        答:B

      • 垫碓作业每撬长度不得超过()轨枕,并随垫随填,夯实道床。
        A.3根 B.5根 C.6根 D.8根
        答:C

      • 木枕与混凝土宽枕之间,应用混凝土枕过渡,其长度不得少于()m。
        A.5 B.10 C.15 D.25
        答:D

      • 单根抽换桥枕应在实际锁定轨温+10℃~-20℃范围内进行,起道量不应超过()mm。
        A.20 B.30 C.50 D.60
        答:D

      • 混凝土枕与木枕、混凝土枕与混凝土宽枕的分界处,距钢轨接头不得少于()根轨枕。
        A.3 B.5 C.10 D.15
        答:B

      • 木岔枕的普通道岔两端各()根轨枕不宜铺设混凝土枕。
        A.5 B.10 C.15 D.20
        答:A

      • 当水沟所在地段的地质不良、易变形、不能保持水沟的稳定时,就可以采用浆砌片石或混凝土修筑的(),这样既可保持稳定,又可防渗漏。
        A.矩形水槽 B.明沟及排水槽 C.渗水涵洞 D.立体集水渗井与渗管
        答:A

      • 设置于路肩外侧,用以汇集及排除路基边坡面及路基面范围内的地表水排水设备是()。
        A.排水沟 B.截水沟 C.天沟 D.侧沟
        答:B

      • 位于暂顶边缘以上适当距离处,用以截排暂顶上方流向路暂的地表水的地面排水设备是()。
        A.天沟 B.明沟及排水槽 C.渗水涵洞 D.立体集水渗井与渗管
        答:A

      • 路基由路基本体(如路堤、路基)、路基排水设备、()等三部分组成。
        A.道床 B.路肩 C.防护和加固设备 D.桥隧建筑物
        答:C

      • 在路基地面排水设备中,排水沟用来排除()的水流。
        A.地表 B.路堤坡面 C.路基范围内的地面水及截排自田野方面流向路堤的地面水 D.以上都不对
        答:C

      • ()是敞开的地下排水设备,用于拦截、引排埋藏不深的地下水,并可兼排地面水。
        A.排水槽 B.排水沟 C.涵洞 D.明沟与槽沟
        答:D

      • 垫砗起道作业时,一次垫入的厚度不得超过20mm,抬起高度不得超过(),两台起道机要同起同落。
        A.30mm B.40mm C.50mm D.60mm
        答:C

      • 进行线路起道作业时看道者应俯身在标准股上,一般情况下距起道机的距离为()。
        A.1020m B.2030m C.3040m D.4050m
        答:B

      • 线路清筛深度单线线路轨枕头清至枕底下()mm,轨枕头外侧挖至路基面。
        A.30-50 B.50-100 C.120-150 D.150-200
        答:D

      • 线路清筛深度单线线路中心一般挖至枕底()mm。
        A.30-50 B.50-100 C.100-120 D.120-150
        答:B

      • 线路清筛深度:双线线路外侧轨枕头挖至轨枕下()mm,轨枕头外顺坡挖至路基面。
        A.30-50 B.50-100 C.120-150 D.150-200
        答:D

      • 线路清筛深度:双线线路两线间中心挖至枕下()mm。
        A.30 B.50 C.100 D.150
        答:C

      • 垫碓作业除混凝土宽枕外,一律采用()垫碓。
        A.纵向 B.横向 C.竖向 D.水平
        答:B

      • 为保证人身安全,分组捣固至少要相隔()以上轨枕。
        A.3根 B.4根 C.5根 D.7根
        答:A

      • 线路清筛深度:双线线路内侧挖至轨枕下()mm。
        A.30 B.50 C.100 D.150
        答:B

      • 内燃冲击镐起道捣固时混凝土枕地段接头4根或坑底每根轨枕捣固()。
        A.35S B.40S C.45S D.50S
        答:C

      • 线路起道顺坡率,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线路作业完毕时不应大于()。
        A.0.8 B.1 C.1.5‰ D.2%
        答:D

      • 单根更换轨枕时扒碴深度以不妨碍抽出、穿入轨枕为宜,一般在枕底下()mm。
        A.50-100 B.100-200 C.200-300 D.300-400
        答:C

      • 垫作作业每撬长度不得超过()轨枕,并随垫随填,夯实道床。
        A.5根 B.6根 C.7根 D.8根
        答:B

      • 下列那种情况可以进行垫作作业()。
        A.局部下沉量较大的混凝土枕地段 B.有翻浆的混凝土枕地段 C.木枕地段 D.轨下调高垫板厚度超过10mm无下沉、翻浆的混凝土枕地段
        答:D

      • 有砗轨道路肩宽度:线路设计速度为160km/h及以下铁路,位于路堤上的路肩宽度不应小于()m。
        A.0.6 B.0.8 C.1.0 D.1.2
        答:B

      • 路肩标高受洪水或潮水位控制时,其路肩标高不低于设计洪水位加波浪侵袭高加壅水高再加()m。
        A. 0.2 B. 0.3 C. 0.4 D. 0.5
        答:D

      • 路基声屏障连续长度超过()m时,应根据疏散和检修要求统一设置安全通道,安全通道外边坡处应有安全通行条件。
        A. 300 B. 500 C. 800 D. 1000
        答:B

      • 起道作业时,起道负责人可根据该区段车流量及现场实际情况,预留适当的下沉量,但禁止起高道。
        答:对

      • 起道机必须放平放稳,直线放在钢轨外口,曲线上股放在里口,曲线下股放在里口。
        答:错

      • 曲线起道顺序:先上股,后下股。
        答:错

      • 成段更换大胶垫作业,起道量要以能抽出和插入大胶垫为宜。
        答:对

      • 起道作业时直线上以水平低的一股为标准股,普遍起道时以左股为标准股。
        答:错

      • 起道作业时曲线地段则以下股为标准股,以免因反超高而造成下股落道或上股超高不足的缺点。
        答:对

      • 混凝土枕地段向内改道时,首先加大内侧尼龙座(扣板)号码,相应减小外侧尼龙座(扣板)号码。
        答:错

      • 混凝土枕线路改道作业时,通过调整钢轨里外侧尼龙座、调换轨距挡板或扣板来实现轨距的改变。
        答:对

      • 木枕线路改道作业时,起出道钉后必须在钉孔内插入防腐木楔后再打入道钉。
        答:对

      • 拨道作业时直线地段如两股方向误差不大时,一般以顺里程方向的左股为基准股;如一股方向好,则以方向较好的一股为基准。
        答:对

      • 起道作业时曲线地段则以下股为标准股,以免因反超高而造成下股落道或上股超高不足的缺点。
        答:对

      • 拨道作业时直线地段如两股方向误差不大时,一般以顺里程方向的左股为基准股;如一股方向好,则以方向较好的一股为基准。
        答:对

      • 轨缝大小不均,如有连续瞎缝或大缝,曲线地段向外拨而轨缝过大,向内拨而轨缝过小,要计算其影响量,预先做好调整,以防胀轨跑道。
        答:对

      • 起道量的确定应考虑现有石砟量,要防止盲目起高道而造成缺砟。
        答:对

      • 轨缝大小不均,如有连续瞎缝或大缝,曲线地段向外拨而轨缝过大,向内拨而轨缝过小,要计算其影响量,预先做好调整,以防胀轨跑道。
        答:对

      • 起道量的确定应考虑现有石砟量,要防止盲目起高道而造成缺砟。
        答:对

      • 改道作业时,改动钢轨必须使用改道器,严禁锤击钢轨改道。
        答:对

      • 路基面宽度在曲线地段不设加宽。
        答:错

      • 铺草皮、勾缝、抹面均属于坡面防护。
        答:错

      • 路基排水设备分为地面排水设备和地下排水设备两种。
        答:对

      • 常用的地面排水设备有排水沟、侧沟、天沟、截水沟、矩形水槽、跌水沟和急流槽等。
        答:对

      • 混凝土宽枕与道床的接触面较大,可以减少列车对道床的压应力。
        答:对

      • 侧沟、天沟、排水沟的横断面应有足够的过水能力。
        答:对

      • 木枕地段,轨底坡是通过切削枕木设置的。
        答:错

      • 路基分为路堤、路暂、半路堤、半路暂、半路堤半路暂、不填不挖等基本形式。
        答:对

      • 路堤边坡坡度是指路肩边缘至路堤坡脚的垂直高度与路肩边缘至路堤坡脚的垂直距离之比。()
        答:错

      • 拨道作业时曲线地段应事先调查计划正矢,并计算拨道量。()
        答:错

      • 拨道量较大时,对可能侵限的处所,必须先测量后拨道。()
        答:对

      • 清筛道床采用逐空倒筛法:即将下一空内的道床清作倒至已筛完的上一空枕盒内和两线间,依次前进,循序倒筛,如此往复作业至完成当天的清筛工作量。()
        答:对

      • 起道作业扒道床时,依照事先划好撬印的始终点扒开道床,先扒好里口,再扒外口。()
        答:错

      • 方正轨枕时,可用起道机打起钢轨,直接拨动轨枕到正确位置即可。()
        答:错

      • 直线起道顺序:先左股,后右股。()
        答:错

    • 防爬器和支撑设施

      • 防爬器与轨枕之间应设承力板,防爬支撑断面不应小于(),防爬支撑应与轨枕密贴。
        A.80cm² B.100cm² C.120cm² D.140cm²
        答:C

      • 防爬支撑宜安装在钢轨底下,也可安装在与轨底边净距不小于()的道心内。
        A.100mm B.250mm C.300mm D.350mm
        答:D

      •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防止线路爬行的措施的是()。
        A.加强轨道的中间扣件的扣压力和接头夹板的夹紧力 B.采用防爬器和防爬支撑组成的防爬设备来共同抵抗钢轨爬行 C.安装轨距杆或轨撑 D.在线路上进行涂油
        答:D

      • ()不会引起线路爬行。
        A.钢轨在车轮作用下的波浪形弯曲 B.钢轨温度变化 C.列车制动 D.钢轨轨距误差超限
        答:D

      • ()不能防止线路爬行。
        A.清筛道床 B.拧紧螺栓 C.夯实道床 D.安装防爬设备
        答:A

      • 某单线铁路,铺设12号对称木枕道岔,其尖轨跟后正方向应安装防爬器的数量为()。
        A.2对 B.4对 C.6对 D.8对
        答:C

      • 某双线铁路,铺设12号对称木枕道岔,其辙叉趾前反方向应安装防爬器的数量为()。
        A.2对 B.4对 C.6对 D.8对
        答:A

      • 正线9号对称木枕道岔尖轨跟后正方向应安装防爬器的数量为()。
        A.2对 B.4对 C.6对 D.8对
        答:B

      • 作用于钢轨上的()力称为爬行力。
        A.竖向 B.纵向水平 C.横向 D.扣件抵抗
        答:B

      • 某双线铁路,铺设9号对称木枕道岔,其辙叉趾前反方向应安装防爬器的数量为()。
        A.2对 B.4对 C.6对 D.8对
        答:A

      • 新建改建铁路正线采用()钢轨的跨区间无缝线路。
        A.43kg/m B.50kg/m C.60kg/m D.75kg/m
        答:C

      • 铺设混凝土枕的线路、道岔,使用弹条扣件时,可不安装防爬设备。
        答:对

  6. 设备状态和保养管理

    • 设备状态评定

      • 线路设备大修应贯彻”运营条件匹配,轨道结构等强(),线路质量均衡”和”全面规划、适度超前、区段配套”的原则。
        A.养修季节合理 B.修理周期延长 C.修理周期缩短 D.修理周期合理
        答:D

      • 线路计划维修作业验收钢轨轨缝,连续瞎缝或大于构造轨缝,普通绝缘接头轨缝小于(),每处扣8分。
        A.5mm B.6mm C.7mm D.8mm
        答:B

      • 道岔计划维修验收评分标准规定,滑床板及护轨弹片上反或离缝大于(),每块扣2分。
        A.1mm B.2mm C.3mm D.4mm
        答:B

      • 线路计划维修作业验收评分标准规定,轨枕的枕上或枕下离缝大于()者为吊板。
        A.1mm B.2mm C.3mm D.4mm
        答:B

      • 线路设备维修项目原则上按()结果安排修理。
        A.设备检查 B.状态评价 C.线路通过总重 D.线路修理周期
        答:B

      • 线路设备状态评定标准规定,道床翻浆冒泥每延长()时,每处扣4分。
        A.3m B.5m C.10m D.15m
        答:C

      • 道岔计划维修验收评分标准规定,检查铁垫板时应连续查看()。
        A.40块 B.45块 C.50块 D.60块
        答:C

      • 线路计划维修作业验收标准规定,正线及到发线钢轨接头轨面及内侧错牙大于()时,每处扣41分。
        A.1mm B.2mm C.3mm D.4mm
        答:C

      • 巡检必须至少()以上,严禁单人上道,必须按标准着装。
        A.2人 B.3人 C.4人 D.5人
        答:A

      • 方正轨枕间距误差超标或歪斜轨枕,目的是()。
        A.美观整齐 B.保证钢轨、轨枕受力均匀 C.防止线路爬行 D.保证轨道几何尺寸
        答:B

      • 轨枕位置应于线路中线垂直,轨枕间距误差或偏斜,道岔不超过()mm。
        A.20 B.30 C.40 D.50
        答:A

      • 轨枕位置应于线路中线垂直,轨枕间距误差或偏斜,线路不超过()mm。
        A.20 B.30 C.40 D.50
        答:C

      • 检查线路时检查人在检查记录簿中不必记录的资料为()填好线名、行别、里程、车站名等固定资料。
        A.线路坡度 B.线名、行别 C.里程、车站 D.几何尺寸
        答:A

      • 铁路技术设备的养护维修工作,应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专业化、信息化,落实()。
        A. 岗位责任 B. 责任制和检验制 C. 逐级负责制 D. 规章制度
        答:B

      • 轨距是钢轨头部踏面下()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A. 5 B. 8 C. 10 D. 16
        答:D

      • 铁路技术设备的养护维修工作,坚持以预防为主、检修与保养并重、()相结合的原则。
        A. 预防与整治 B. 运输与施工 C. 安全与效率 D. 大型养路机械与手工作业
        答:A

      • 线路两股钢轨顶面,在()应保持同一水平。
        A. 直线地段 B. 曲线地段 C. 道岔区段 D. 电化区段
        答:A

      • 响墩、火炬应标明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有效期。响墩、火炬保管时避免摩擦、挤压、受潮。短路铜线应有检测合格证。
        答:对

      • 《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和《行车设备施工登记簿》登记时,应简明扼要、字迹清楚、按行填记、无涂抹,登记、销记左右对应。所有登记、销记、签认均需署名,有调度命令的还需将命令号记入,其他关系双方责任的内容必须登记清楚。(《行规》第144条)
        答:对

      • 铁路技术设备,除由直接负责维修及管理的部门经常检查、周期维修外,铁路局还应按规定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定期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
        答:对

      • 固定行车设备定期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的检查结果记入《行车设备施工登记簿》内。检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对危及行车安全的,须立即采取措施;当时不能解决的,要安排计划,限期完成,并进行复查;需要上级解决的,要按程序上报。
        答:错

      • 起道用的轨距尺、超高板要经常校对,保证精确无误。()
        答:对

      • 夏季巡检重点:无缝线路防胀重点地段,短轨地段连续瞎缝处所,绝缘接头轨缝小于6mm,缺砗、轨向不良地段,线下钉固长轨条。()
        答:对

    • 维修周期与方法

      • 线路设备修理采用周期修与状态修相结合。线路设备大修以()为主,日常维修以状态修为主。
        A.周期修 B.集中修 C.计划修 D.机械修
        答:A

      • 计划维修指根据线路及其各部件的变化规律,依据维修周期、结合设备状态评价,以()为主要作业手段,全面调整和改善轨道空间线形线位,消除轨道结构病害,恢复道床弹性,更换失效轨枕和联结零件,调整轨道几何尺寸,消除钢轨轨头病害,达到钢轨目标廓形,以及其他各结构部件的修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单项或多项修理,以恢复线路完好技术状态。
        A.传统养路机具 B.养路机械 C.小型养路机械 D.大型养路机械
        答:D

      • 线路设备修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科学合理和()的维修策略,保持和恢复线路设备安全性、可靠性。
        A.安全 B.超前 C.经济 D.适中
        答:C

      • 线路设备修理分为线路设备()。
        A.综合维修和临时补修 B.维修和保养 C.大修和维修 D.经常保养和紧急抢修
        答:C

      • 线路设备维修是根据线路设备变化规律,维持列车以规定速度安全和不间断地运行而对线路进行的日常维护和()。
        A.集中修 B.状态修 C.计划修 D.小规模修理
        答:D

      • 工务段根据工务部批准的复测资料,修改()表并移设线路标志。(《行规》第5条)
        A.设备图 B.线路图 C.管界图 D.地形图
        答:B

      • 铁路局有关专业管理部门驼峰及调车场线路溜放纵断面复测,每()年不少于一次。
        A.三 B.五 C.八 D.十
        答:B

      • 铁路局有关专业管理部门对重要线路的平面及纵断面复测、限界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
        A.三 B.五 C.八 D.十
        答:B

      • 铁路局有关专业管理部门登乘机车、动车组列车或其他旅客列车尾部对线路全面检查,每()不少于一次。
        A. 周 B. 月 C. 季 D. 年
        答:B

      • 铁路局有关专业管理部门技术复杂及重要的桥梁、隧道检定,其他线路的平面及纵断面复测、限界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
        A. 三 B. 五 C. 八 D. 十
        答:D

      • 铁路技术设备应保持完整良好状态。根据设备变化规律、(),安排设备检修。
        A. 设备特点 B. 客货运量 C. 运输特点 D. 季节特点
        答:D

      • 工务站段每年入冬前组织电务、供电、车务段,对道岔融雪装置及配套设备进行全面的通电测试、检查。
        答:错

      • 电务部门负责驼峰限界检查器的更换、调整、维修,工务更换限界检查器部位的轨枕、钢轨时通知电务部门配合。
        答:对

      • 对纳入月度施工计划的施工项目和维修天窗中的项目,在《行车设备施工登记簿》内登记,工务天窗点外维修作业或设备临时故障上线检查时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工务)内登记。(《行规》第144条)
        答:对

      • 养路机械、机具及防护设备,应专管专用,加强日常检查和日常检修,经常保持良好状态。状态不良的,禁止上道使用。
        答:对

    • 天窗修制度

      • 线路设备维修应实行天窗修制度,并实行()的管理体制。
        A.检、养、修分开 B.养修分开 C.检修一体化 D.修养并重
        答:A

      • 轨道检测车对管内其他支线设备每()检查一次。(《行规》第5条)
        A.月 B.季度 C.半年 D.年
        答:B

      • 线路平面、纵断面复测由()负责,测量资料报集团公司工务部审查。(《行规》第5条)
        A.工务段 B.工电检测所 C.施工单位 D.设备管理部门
        答:B

      • 基础设施实行天窗修制度,并推行预防性计划修、专业化集中修制度。
        答:对

  7. 其他维护要求

    • 胶接绝缘接头

      • 绝缘接头轨缝不得小于()。
        A.4mm B.6mm C.8mm D.10mm
        答:B

      • 左右两股钢轨绝缘接头应相对铺设,且绝缘接头轨缝绝缘端板距轨枕边不宜小于()mm。
        A.40 B.60 C.80 D.100
        答:D

      • 胶接绝缘接头拉开时,应立即复紧两端各50m线路的扣件,限速不超过()km/h,并及时进行永久处理。
        A.80 B.100 C.120 D.160
        答:D

      • 胶接绝缘接头钢轨端面与绝缘端板之间应密贴,间隙不应大于()mm。
        A.0.5 B.1 C.1.5 D.2
        答:B

      • 胶接绝缘和本克拉绝缘接头、轨距杆、地锚拉杆由工务负责维护,其保证电气特性的绝缘部分由电务负责测试,测试发现绝缘部分存在问题时由()负责维修。(《行规》第3条)
        A.车务 B.工务 C.电务 D.供电
        答:B

      • 分体式绝缘接头鱼尾板及其螺栓等有关线路强度的金属部分由工务负责维护,其保证电气特性的绝缘部分由()负责维护。(《行规》第3条)
        A.车务 B.工务 C.电务 D.供电
        答:C

      • 当胶接绝缘钢轨发生重伤或折断处距绝缘接头1米以外时,可比照无缝线路钢轨()处理。
        A.重伤和折断 B.重伤 C.折断 D.轻伤
        答:A

      • 当胶结绝缘接头拉开时,应立即拧紧两端各()m线路的扣件,并加强观测。
        A.30 B.50 C.70 D.100
        答:B

      • 当胶结绝缘接头拉开时,应立即拧紧两端各()m线路的扣件,并加强观测。
        A.30 B.50 C.70 D.100
        答:B

      • 绝缘接头的最小轨缝为()mm,最大轨缝为构造轨缝。
        A. 5 B. 6 C. 8 D. 10
        答:B

    • 桥梁与特殊地段的轨道维护

      • 正线、到发线上的道岔、绝缘接头、桥梁(明桥面)前后各()m地段,应增加防爬设备数量。
        A.25 B.50 C.75 D.100
        答:C

      • 警冲标应设在会合线路两线间距为()的起点处中间,有曲线时按限界加宽办法加宽。
        A.1m B.2m C.3m D.4m
        答:D

      • 桥上无缝线路应定期测量轨条的位移量,并做好记录。固定区位移量超过()mm时,应及时上报工务段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A.5 B.10 C.15 D.20
        答:B

      • 道口上钢轨头部外侧()mm范围内,铺面应低于轨面5mm。
        A.20 B.30 C.40 D.50
        答:D

      • 线路、信号标志应设在其内侧距线路中心不小于()m处(警冲标除外)。
        A.1.5 B.2 C.2.5 D.3.1
        答:D

      • 铁路线路是由轨道、()和桥隧建筑物(桥梁、隧道和涵洞)等组成的总称。
        A.路基 B.道岔 C.道床 D.排水设备
        答:A

      • 铁路轨道是线路的上部建筑,包括钢轨、轨枕、联结零件、道床、防爬设备和()。
        A.曲线 B.路基 C.道岔 D.涵洞
        答:C

      • 检查线路时,正线直线地段以()方向的左股为基准股,站线以轨号增加方向的左股为基准股,曲线地段以曲线下股为基准股。
        A.列车运行 B.里程增加 C.上行 D.下行
        答:B

      • 线路标志要垂直、无歪斜、无松动,标志面应正向()方向显示,不得有侧转。
        A.列车运行 B.里程增加 C.上行 D.下行
        答:A

      • ()是指在区间或站内接轨,通向路内外单位的专用线路。
        A. 正线 B. 站线 C. 段管线 D. 岔线
        答:D

      • ()是指机务、车辆、工务、电务、供电等段专用并由其管理的线路。
        A. 正线 B. 站线 C. 段管线 D. 岔线
        答:C

      • 车站必须设在坡道上时,其坡度不应大于():在地形特别困难的条件下,会让站、越行站可设在不大于6‰的坡道上,且不应连续设置,并保证列车的起动。
        A. 1‰ B. 2‰ C. 3‰ D. 4‰
        答:A

      • 站界标,设在双线区间列车运行方向左侧最外方顺向道岔(对向出站道岔的警冲标)外不少于()m处,或邻线进站信号机相对处。
        A. 30 B. 50 C. 80 D. 100
        答:B

    • 施工安全与操作

      • 下列与工务无关的信号标志是()。
        A.警冲标 B.作业标 C.减速地点标 D.断电标
        答:D

      • 为保证列车运行安全,要求靠近铁路线路修建的建筑物及设备,不得侵入规定的与线路中心线垂直断面的轮廓尺寸线,称为()。
        A.限界 B.建筑限界 C.机车车辆限界 D.铁路安全限界
        答:B

      • 为保证行车安全,要求机车车辆本身及其装载的货物,不得超过规定的轮廓尺寸线,称为()。
        A.限界 B.建筑限界 C.机车车辆限界 D.铁路安全限界
        答:C

      • 影响信号显示的树木的处理办法,电气化区段区间及无人站影响信号显示、供电设备的树木按行别、侧别、栅栏或围墙内外分别由工务、()负责处理;(《行规》第163条)
        A.工务 B.电务 C.供电 D.车务
        答:C

      • 向施工封锁区间开行路用列车时,防护人应在停车地点设置停车信号(停车标或停车手信号)。列车应在停车信号前停车,经()同意后,按调车办理进入停车信号内方。(《行规》第141条)
        A.防护人员 B.施工负责人 C.车站值班员 D.列车调度员
        答:A

      • 区间卸车原则上在昼间天气良好时进行。确需夜间卸车时,用料单位及卸车单位必须制定安全措施,保证照明良好,并经()批准后方可进行(防洪抢险除外)。(《行规》第142条)
        A.车站 B.工务段 C.主管业务部门 D.施工办
        答:C

      • 一旦通信中断(含无人应答),现场防护员立即通知(),()立即命令所有作业人员下道;(《行规》第144条)
        A.驻站联络员 B.作业负责人 C.现场作业人员 D.车站值班员
        答:B

      • 在区间卸车,司机应根据()的指挥起车或停车。(《行规》第142条)
        A.调车人员 B.卸车负责人 C.作业负责人 D.防护员
        答:B

      • 列车在区间装卸车时,()应指派卸车负责人,由卸车负责人指挥全面的卸车工作。
        A.工务段 B.卸车单位 C.施工单位 D.车站
        答:B

      • 遇驻站联络员与现场防护员联系中断时(含无人应答),驻站联络员口头通知()(含车务应急值守人员)包括具体作业里程的联系中断事项并要求列车停车.(《行规》第144条)
        A.驻站联络员 B.作业负责人 C.现场作业人员 D.车站值班员
        答:D

      • 在站内卸车,根据()显示的调车信号(信令),起车或停车。(《行规》第142条)
        A.车站调车指挥人 B.卸车负责人 C.作业负责人 D.防护员
        答:A

      • 站台上堆放的货物,距站台边缘不得少于()。(《行规》第7条)
        A.1m B.1.2m C.1.5m D.2m
        答:A

      • 钢轨涂油作业人员可占用旅客列车()最后部位的座席进行涂油作业,作业时严防油脂飞溅,并应保持其周围卫生和做好防火工作。(《行规》第19条)
        A.尾部 B.中部 C.头部 D.乘务室
        答:A

      • 道口栏杆(门)原则上以对道路开放为定位,特殊情况以关闭为定位时必须由()批准。(《行规》第10条)
        A.工务段 B.车务段 C.车站 D.集团公司道口办
        答:D

      • 仅在区间作业时,在()办理登销记。(《行规》第144条)
        A.离开车站 B.就近车站 C.到达车站 D.停留车站
        答:B

      • 道岔转辙机拆除或扳动装置失效时,由()部门使用道岔紧固装置对道岔紧固。加锁、紧固必须保证道岔尖轨、心轨与基本轨密贴并检查确认。(《行规》第87条)
        A.车务 B.工务 C.电务 D.车站
        答:B

      • 救援队、应急抢修队的救援机具、备品,应存放在固定地点、定置管理、专人保管并建立台账,定期保养,()至少检查、试验一次,确保作用良好。(《行规》第6条)
        A.每半年 B.每季 C.每月 D.每周
        答:C

      • 设备单位在提报周维修计划时应明确登销记车站。站内、站内及区间同时作业时应在()办理登销记。(《行规》第144条)
        A.作业车站 B.离开车站 C.到达车站 D.停留车站
        答:A

      • 施工、维修及天窗点外上线作业过程中,现场防护员应主动与()进行联络,保持通信畅通并定时联系,确认通信良好。(《行规》第144条)
        A.驻站联络员 B.施工负责人 C.现场作业人员 D.车站值班员
        答:A

      • 路用列车登销记车站安排在作业区间的()。(《行规》第144条)
        A.离开站 B.发车站 C.到达车站 D.停留车站
        答:B

      • 区间卸车完毕后()检查路料未侵入限界、车门关好后方准通知司机开车。(《行规》第142条)
        A.车站调车指挥人 B.卸车负责人 C.作业负责人 D.防护员
        答:B

      • 使用响墩时,应将扣环伸开扣在钢轨顶面或利用响墩底部磁铁吸附于钢轨顶面。遇到在钢轨接头、道岔、道口、无昨桥或隧道内时,应将响墩()。(《行规》第18条)
        A.就近设置 B.设置向外延伸 C.设置向内缩回 D.按防护距离设置
        答:B

      • 站内铺设及拆除道岔、线路须经()批准并纳入月度施工计划管理。(《行规》第11条)
        A.工务段 B.车务段 C.集团公司 D.车站站长
        答:C

      • 发生晃车或严重晃车时,调度所需通知工务部调度,工务部应设置晃车登记台账。工务部门对晃车处所实行()。(《行规》第98条)
        A.记名检查、记名整修 B.跟踪检查、跟踪整修 C.督促检查、督促整修 D.事后复查
        答:B

      • 进行线路拨道时,当指挥者两手握拳高举头上相碰时表示()。
        A.拨接头 B.拨大腰 C.拨小腰 D.交叉拨动
        答:A

      • 进行线路拨道时,当指挥者两手放胸前,食拇指张开作小圆弧状时表示()。
        A.拨接头 B.拨大腰 C.拨小腰 D.交叉拨动
        答:C

      • 拨道大甩弯时,看道人最好距离拨道人()左右。
        A.50m B.60m C.80m D.100m
        答:D

      • 非基准股垫厚度=基准股垫板量+轨枕空吊量±()数值。
        A.高低差 B.水平差 C.高度差 D.低洼量
        答:B

      • 下列作业程序,与更换夹板无关的是()。
        A.调整轨缝 B.对夹板、钢轨除锈涂油 C.复紧扣件螺栓 D.打磨钢轨
        答:D

      • 当拨道大于()时还需要先进行荒拨。
        A.10m B.20m C.25m D.30m
        答:B

      • 拨大甩弯时,看道地点应距撬()m左右,背向阳光,看远处大方向,以目视穿直。
        A.50m B.100m C.120m D.150m
        答:B

      • 起道作业收工时,顺坡率应满足:允许速度为120km/h(不含)至160km/h的线路不应大于()。
        A.0.8‰ B.1‰ C.1.5‰ D.2‰
        答:B

      • 对线路进行拨道时,为防止拨后过车钢轨回复,对拨道处要适当预留回弹量,一般情况下应预留()。
        A.24mm B.56mm C.68mm D.810mm
        答:B

      • 拨小弯时,看道地点距拨道撬位置()m,双腿跨在主线上股钢轨的两侧,看钢轨外口,向不动点目视穿直。
        A.50 B.80 C.100 D.200
        答:A

      • 巡检人员要根据要求带齐检查工具和()。
        A.安全备品 B.防护备品 C.劳动用品 D.信号旗
        答:B

      • 巡检人员避车时应站在路肩上距离最外钢轨不少于()m的地方,放下随身携带的工具物品,准备迎车。
        A.1 B.1.5 C.2 D.2.5
        答:C

      • 车间(工区)按通知的故障、险情或自然灾害类别和应急预案规定,携带机具和材料赶赴现场,同时设置()并在车站办理相关手续。
        A.驻站防护、现场防护 B.安全隔离绳 C.停车信号 D.响墩
        答:A

      • 钢轨折断临时处理或紧急处理时,应先在断缝两侧轨头非工作边做出标记,标记间距离不小于(),并准确丈量两标记间的距离和轨头非工作边一侧的断缝值,作好记录。
        A.6m B.7m C.8m D.9m
        答:C

      • 有人看守道口发生故障时,必须按照()的原则办理。
        A.先处理,后汇报 B.先汇报,后处理 C.先防护、后处理 D.先汇报,后防护
        答:C

      • 发生故障、险情或自然灾害时,应遵循()的原则,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处理。
        A.先报告、后处置 B.先处置、后报告 C.先防护、后处置 D.先防护、后报告
        答:C

      • 有人看守道口发生故障时,有遮断信号机立即让其显示红灯,有道口无线报警装置的应立即启用,向接近列车发出()。
        A.预报 B.确报 C.警报
        答:C

      • 工务人员发现设备故障、险情或自然灾害时,当确知一端先来车时,应沿路肩急速奔向列车,用手信号旗(灯)或徒手显示()。
        A.预告信号 B.确报信号 C.警报信号 D.停车信号
        答:D

      • ()是在长大下坡道上能使失控列车安全进入的线路。
        A.安全线 B.避难线 C.专用线 D.牵出线
        答:B

      • 下列不属于信号标志的是()。
        A.警冲标 B.鸣笛标 C.站界标 D.坡度标
        答:D

      • 下列不属于线路标志的是()。
        A.曲线标 B.公里标 C.站界标 D.坡度标
        答:C

      • 作业标,设在施工线路及其邻线距施工地点两端()m处。
        A.300500 B.5001000 C.500 D.800
        答:B

      • 线路、信号标志应设在其内侧距线路中心不小于()m处(警冲标除外)。
        A. 3.1 B. 4.4 C. 4.2 D. 4.5
        答:A

      • 线路备用轨料应在()范围内码放整齐,线路两侧散落的旧轨料、废土废作应及时清理。
        A. 车站 B. 区间 C. 线路两侧 D. 铁路安全保护区内
        答:A

      • 警冲标,设在两会合线路线间距离为()m的中间。线间距离不足()m时,设在两线路中心线最大间距的起点处。
        A. 3.1 B. 4.0 C. 4.2 D. 4.5
        答:B

      • 为防止长大坡道上失去控制的列车发生冲突或颠覆,应根据线路情况,计算确定在区间或站内设置()。
        A. 避难线 B. 安全线 C. 专用线 D. 牵出线
        答:A

      • 岔线与站内到发线接轨,当站内有平行进路及隔开道岔并有联锁装置时,可不设()。
        A. 避难线 B. 安全线 C. 专用线 D. 牵出线
        答:B

      • 单线或双线区间线路使用移动停车信号防护时,现场防护人员应站在距施工地点()m附近,且瞭望条件较好的地点显示停车手信号。
        A. 20 B. 50 C. 800 D. 1000
        答:C

      • 安全线向车挡方向不应采用下坡道,其有效长度一般不小于()m。
        A. 30 B. 50 C. 80 D. 100
        答:B

      • 检查线路时检查人对当日使用的各种检查工具进行检查校对,确认检查工具规范、合格、有效。
        答:对

      • 道钉锤使用前应检查安装是否牢固,锤头不能有肥边,打锤后方不准站人。
        答:错

      • 汛期雨天巡检重点:路基沉陷、塌方落石、侧沟、护坡状况及水害等情况,桥梁墩台状况、桥头护锥是否出现异常,是否发生桥涵闷孔,“三防”设施是否损坏,危树是否可能侵限。
        答:对

      • 在规定位置道岔紧固装置不易安装时,可前后挪移1个枕空(尖轨、可动心辙叉第一牵引点除外)。
        答:对

      • 双线区间卸车,除风动卸作车、长轨车采取安全措施允许外,其他卸车作业在卸车地段邻线有列车通过时,应停止向来车一侧卸车,对侧开门的车辆靠邻线一侧的车门应固定,防止侵入限界。
        答:对

      • 带动力的轻型车辆一个区间限使用一台,且不得开行其他路用列车。
        答:对

      • 双线区间卸车,除风动卸作车、长轨车采取安全措施允许外,其他卸车作业在卸车地段邻线有列车通过时,应停止向来车一侧卸车,对侧开门的车辆靠邻线一侧的车门应固定,防止侵入限界。(《行规》第142条)
        答:对

      • 带动力的轻型车辆一个区间限使用一台,且不得开行其他路用列车。(《行规》第143条)
        答:对

      • 轻型车辆除作业需要外,严禁在桥梁上和隧道中停车。(《行规》第143条)
        答:对

      • 驻站联络员和现场防护员必须掌握所担任防护的作业计划,包括作业项目、时间、地点、作业内 容、人员配置、机具使用、现场防护员及驻站联络 员姓名和位置等。(《行规》第144条)
        答:对

      • 单轨小车、吊轨小车及推运工机料具的小平车应实行统一编号、存放按号、使用对号、用后销号、交接看号制度。(《行规》第143条)
        答:对

      • 机车起车时发生空转与工务部门无关,不必通知工务部门检查处理。(《行规》第138条)
        答:错

      • 工务、电务发现绝缘接头不良时,通知对方配合作业。胶接绝缘更换由电务负责登销记,工务负责配合。(《行规》第3条)
        答:错

      • 卸车时,车辆未停妥前严禁打开车门,除风动卸作车、长轨车外严禁边走边卸。(《行规》第142条)
        答:对

      • 机车(动车组)停车位置标的设置位置由车务部门会同机务、工务部门共同确定。(《行规》第166条)
        答:错

      • 线路标志,按计算公里方向设在线路左侧。双线区段须另设线路标志时,应设在列车运行方向左侧。
        答:对

      • 施工、维修及各种上道检查巡视作业,应严格遵守作业人员和机具避车制度,采取措施保证邻线列车和施工作业人员安全。
        答:对

      • 新建工程竣工后,应按规定进行验收,并进行安全评估。
        答:对

      • 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的道路和铁路线路路蜇上的道路、跨越铁路线路的道路桥梁,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防止车辆以及其他物体进入、坠入铁路线路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
        答:对

      • 单线或双线区间线路使用移动停车信号防护时,在施工地点两端应设置响墩防护。
        答:错

      • 铁路工务、电务、车务、供电等部门因作业需要设置作业门时,按照”谁使用,谁申请,谁管理”的原则,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报铁路局栅栏设备管理部门批准,站区内还需经车务部门批准,经与栅栏设备管理单位和属地铁路公安部门办理书面手续后方可设置。
        答:对

      • 下穿铁路桥梁、涵洞的道路应按照国家标准设置车辆通过限高、限宽标志和限高防护架。
        答:对

      • 在任何情况下,线路平面及纵断面的变动,必须满足限界要求。
        答:对

      • 冬季巡查重点:防断重点地段,绝缘接头处所,伤损加固处所,各类接头大轨缝,轨件伤损情况,胀轨等。()
        答:错

      • 改道作业时,直线上以方向好的一股为标准股,改正对面股:同时改小方向时,先改正标准股,然后根据轨距及变化率,改正对面股。()
        答:对

      • 在桥梁上(隧道内)巡查时,发现来车应及时进入避车台(洞)避车,严禁来车时抢越线路或站在两线间避车。()
        答:对

      • 在转辙和心轨部分作业,手脚不能伸入其活动范围。如要作业,一定要与车站联系,确定时间,放入安全木,防止挤伤手脚。()
        答:对

  8. 特殊作业要求

    • 垫板作业

      • 线路上冻起高度超过()mm时,两端顺坡之间应有不短于10m的过渡段,其坡度应与线路坡度一致。
        A.5 B.10 C.15 D.20
        答:D

      • 调高垫板应垫在橡胶垫板与轨枕顶面之间,每处调高垫板不得超过2块,总厚度不得超过()mm。
        A.5 B.10 C.15 D.20
        答:B

      • 线路、道岔上垫入或撤出冻害垫板作业时,在正线、到发线上,顺坡长度应为:允许速度120(不含)~160km/h线路不应小于冻起高度的()倍。
        A.200 B.400 C.600 D.1200
        答:D

      • 冻害垫板作业时,每处调高垫板不得超过2块,总厚度不得超过()mm(丝扣不足的螺旋道钉除外)。
        A.5 B.10 C.15 D.20
        答:C

      • 使用调高扣件的混凝土枕、混凝土宽枕,每处调高垫板不得超过3块,总厚度不得超过()mm(大调高量扣件除外)。
        A.5 B.10 C.15 D.20
        答:D

      • 线路、道岔上垫入或撤出冻害垫板作业时,在正线、到发线上,顺坡长度应为: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线路不应小于冻起高度的()倍。
        A.200 B.400 C.600 D.1200
        答:C

      • 冻害垫板作业时,顺垫板重叠使用不得超过2块,总厚度不得超过()mm。
        A.5 B.10 C.15 D.20
        答:C

      • 线路、道岔上垫入或撤出冻害垫板作业时,在其他站线上,顺坡长度应为冻起高度的()倍。
        A.4000 B.600 C.12000 D.1600
        答:A

      • 线路、道岔上垫入或撤出冻害垫板作业时,在正线、到发线上,顺坡长度应为:允许速度大于160km/h线路不应小于冻起高度的()倍。
        A.400 B.600 C.1200 D.1600
        答:D

      • 当轨下调高垫板厚度达到()),可以进行垫昨起道。
        A.10mm B.15mm C.20mm D.25mm
        答:A

      • 使用调高扣件时,调高垫板厚度达到(),可以进行垫昨起道。
        A.10mm B.15mm C.20mm D.25mm
        答:C

      • 混凝土枕地段路基、道床稳定,无翻浆,局部()适宜垫昨。
        A.下沉量较小 B.下沉量较大 C.无下沉 D.无空吊
        答:A

      • 垫昨使用的道碓,应采用火成岩材料,粒径为()mm。
        A.35 B.510 C.820 D.2025
        答:C

      • 内燃冲击镐捣固,起道量在()时,扒出轨枕盒三分之一的石昨。
        A.10-20mm B.20-30mm C.30-40mm D.40mm以上
        答:B

      • 调高垫板应垫在轨底与轨下橡胶垫板之间。一般情况下,每处调高垫板不得超过2块,总厚度不得超过()mm。
        A.10 B.15 C.20 D.25
        答:A

      • 基准股垫板厚度=()+轨枕空吊量+弦线下垂量。
        A.高低差 B.水平差 C.高度差 D.低洼量
        答:D

      • 使用调高扣件的混凝土枕、混凝土宽枕和整体道床,每处调高垫板不得超过3块,总厚度不得超过()。
        A.10mm B.15mm C.20mm D.25mm
        答:D

      • 垫作量=【起道量+撤除的调高垫板厚度+()】×轨枕底宽×垫昨长度。
        A.高低差 B.水平差 C.高度差 D.空吊量
        答:D

      • 在曲线地段垫板作业时,应先垫下股、后垫上股,避免出现反超高。()
        答:错

    • 轨道矫直和打磨

      • 钢轨预打磨应在新钢轨上道使用后尽快进行,一般不宜超过()Mt通过总质量。
        A.5 B.10 C.15 D.20
        答:B

      • 预防性打磨钢轨顶面切削量一般不大于()mm。
        A.0.1 B.0.2 C.0.3 D.0.5
        答:C

      • 钢轨预打磨,应合理确定打磨遍数,一次打磨到位,钢轨顶面打磨量宜为()mm。
        A.0.10.2 B.0.20.3 C.0.30.4 D.0.40.5
        答:B

    • 温度与施工

      • 线路上的钢轨硬弯,应在轨温较高季节矫直,矫直时轨温应高于()。
        A.15℃ B.21℃ C.25℃ D.28℃
        答:C

      • 跨区间和全区间无缝线路的两相邻单元轨条的锁定轨温差超过5℃,同一区间内单元轨条的最低、最高锁定轨温相差超过()℃必须做好放散或调整工作。
        A.3 B.5 C.7 D.10
        答:D

      • 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固定区长度不得短于()m。
        A.50 B.70 C.80 D.100
        答:A

      • 25m钢轨地段,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时的轨温限制范围为(tz+30℃)(tz-30℃),最高、最低轨温差不大于(),如将轨缝值减小12mm,轨温限制范围相应地降低3℃7℃。
        A.75℃ B.80℃ C.85℃ D.90℃
        答:C

      • 左右股钢轨锁定轨温之差,允许速度160km/h及以下线路大于()℃必须做好放散或调整工作。
        A.3 B.5 C.7 D.10
        答:B

      • 无缝线路在桥梁两端路基上每端锁定长度均不应小于()m。
        A.50 B.100 C.150 D.200
        答:B

      • 普通无缝线路单元轨节长度宜为1000~2000m,不应短于()m。
        A.200 B.300 C.400 D.500
        答:A

      • 无缝线路固定区累计位移量大于()mm时,应及时上报工务段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A.5 B.7 C.10 D.20
        答:C

      • 伸缩区长度应根据年轨温差幅值、道床纵向阻力、钢轨接头阻力等参数计算确定,一般为()m。
        A.3050 B.50100 C.7090 D.90100
        答:B

      • 无缝道岔应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锁定,且与相邻单元轨节间的锁定轨温差不应大于()℃。
        A.3 B.5 C.7 D.10
        答:B

      • 无缝线路伸缩区长度应根据年轨温差幅值、道床纵向阻力、钢轨接头阻力等参数计算确定,一般为()m。
        A.1020 B.20300 C.3050 D.50100
        答:D

      • 保证无缝线路长钢轨在冬天不被拉断、夏天不发生胀轨跑道事故的轨温是()。
        A.钢轨温度 B.中间轨温 C.锁定轨温 D.设计锁定轨温
        答:D

      • 无缝线路长轨条两端随轨温变化而实现有限伸缩的那一段长度为()。
        A.缓冲区 B.固定区 C.伸缩区 D.调整区
        答:C

      • 无缝线路是由许多根标准长度的钢轨焊接成为不小于()m的长钢轨线路。
        A.100 B.150 C.300 D.500
        答:D

      • 无缝线路伸缩区不应设置在道口或不作单独设计的桥上。有砟桥跨度不大于()m时,伸缩区可设置在桥上,但轨条接头必须在护轨范围以外。
        A.10 B.13 C.16 D.18
        答:C

      • 无缝线路长钢轨中间不能伸缩的部分称为固定区,其长度根据线路及施工条件确定,最短不得短于()m。
        A.20 B.25 C.50 D.75
        答:C

      • 某地区Tmax=60℃, Tmin=-10℃,在轨温为15℃时调整轨缝,钢轨长度为25m,则预留轨缝为()。
        A.12mm B.11mm C.10mm D.15mm
        答:A

      • 长钢轨内部温度应力和()成直线比例关系,而和钢轨长度L无关,这就是无缝线路得以铺设的主要理论依据。
        A.钢轨截面积S B.钢轨类型 C.轨温变化幅度ΔT D.气温
        答:C

      • 混凝土枕无缝线路起道捣固作业时作业轨温条件,按实际锁定轨温计算,直线及400m≤R≤800m的地段:连续扒开道床不超过50m,起道高度不超过40mm,作业轨温范围为()℃。
        A.20 B.+15,-20 C.+10,-15 D.+5,-10
        答:D

      • 无缝线路地段垫作作业的轨温条件:直线或半径R≥2000m的曲线为实际锁定轨温()。
        A.±10℃ B.+15℃-20℃ C.+10℃-15℃ D.±20℃
        答:A

      • 800m≤R<2000m的地段:拨道量不超过10mm时,作业轨温范围为()。
        A.+20℃ B.+15℃~-20℃ C.±10℃ D.±5℃
        答:B

      • 800m≤R<2000m的地段:拨道与普通线路相同时,作业轨温范围为()。
        A.+20℃ B.+15℃~-20℃ C.±10℃ D.±5℃
        答:D

      • 无缝线路单根更换轨枕作业轨温条件,按实际锁定轨温计算:-20℃-10℃和+10℃+20℃之间当日连续更换不超过()根。
        A.2 B.3 C.4 D.5
        答:A

      • 混凝土枕无缝线路,当轨温在实际锁定轨温减()℃以下时,伸缩区和缓冲区禁止进行维修作业。
        A.30 B.20 C.15 D.10
        答:A

      • 无缝线路地段垫作作业的轨温条件:800m≤R<2000m的曲线为实际锁定轨温()。
        A.±5℃ B.+15℃-20℃ C.+10℃-15℃ D.±20℃
        答:A

      • 方正轨枕作业,无缝线路在实际锁定轨温(),禁止作业。
        A.-20℃以下 B.+20℃以上 C.+15℃-20℃ D.+10℃-15℃
        答:B

      • 无缝线路单根更换轨枕作业轨温条件,按实际锁定轨温计算:()以下当日不连续更换。
        A.-20℃ B.-15℃ C.-10℃ D.-5℃
        答:A

      • 无缝道岔尖轨及其前方()m范围内综合维修,作业轨温范围为实际锁定轨温±10℃。
        A.10 B.20 C.25 D.30
        答:C

      • 直线及R≥2000m的地段:拨道与普通线路相同时,作业轨温范围为()。
        A.+20℃ B.+15℃~-20℃ C.±10℃ D.±5℃
        答:C

      • 无缝线路地段实际锁定轨温()以上禁止更换轨枕作业。
        A.+5℃ B.+10℃ C.+15℃ D.+20℃
        答:D

      • 扣件涂油作业时,无缝线路地段根据轨温作业条件,采取()的流水作业方法。
        A.”隔一松二” B.”隔二松二” C.”隔三松三” D.”隔二松一”
        答:D

      • 混凝土枕无缝线路起道捣固作业时,作业轨温条件,按实际锁定轨温计算,直线及800m≤R≤2000m的地段:扒道床、起道与普通线路相同,作业轨温范围为()℃。
        A.20 B.+15,-20 C.+10,-15 D.±5
        答:D

      • 混凝土枕无缝线路起道捣固作业时,作业轨温条件,按实际锁定轨温计算,直线及400m≤R≤800m的地段:连续扒开道床不超过25m,起道高度不超过30mm,作业轨温范围为()℃。
        A.20 B.+15,-20 C.+10,-15 D.±10
        答:C

      • 扣件涂油作业时,无缝线路地段实际锁定轨温()禁止作业。
        A.-20℃以下 B.+20℃以上 C.+15℃-20℃ D.+10℃-15℃
        答:B

      • 无缝线路地段垫作作业的轨温条件,直线或半径不小于()m的曲线为实际锁定轨温±10℃。
        A.400m B.800m C.1000m D.2000m
        答:D

      • 直线及R≥2000m的地段:拨道量不超过20mm时,作业轨温范围为()。
        A.+20℃ B.+15℃~-20℃ C.±10℃ D.±5℃
        答:B

      • 无缝线路地段更换夹板作业时,应在实际锁定轨温()以内进行。
        A.±5℃ B.±10℃ C.+15℃~-20℃ D.±20℃
        答:B

      • 400m≤R<800m的地段:拨道量不超过10mm时,作业轨温范围为()。
        A.+20℃ B.+15℃-20℃ C.+10℃-15℃ D.±10℃
        答:C

      • 混凝土枕无缝线路起道捣固作业时,作业轨温条件,按实际锁定轨温计算,直线及R≥2000m的地段:扒道床、起道与普通线路相同,作业轨温范围为()℃。
        A.20 B.+15,-20 C.+10,-15 D.±10
        答:D

      • 方正轨枕作业,无缝线路在实际锁定轨温(),当日连续方正不超过2根。
        A.-20℃以下 B.+20℃以上 C.+15℃-20℃ D.+10℃-15℃
        答:A

      • 直线及R≥2000m的地段:拨道量不超过10mm时,作业轨温范围为()。
        A.+20℃ B.+15℃~-20℃ C.±10℃ D.±5℃
        答:A

      • 木枕地段无缝线路,当轨温在实际锁定轨温减()℃以下时,禁止在伸缩区和缓冲区进行维修作业。
        A.30 B.20 C.15 D.10
        答:B

      • 223.800m≤R<2000m的地段:拨道量不超过20mm时,作业轨温范围为()。
        A.+20℃ B.+15℃-20℃ C.+10℃-15℃ D.±10℃
        答:C

      • 混凝土枕无缝线路起道捣固作业时,作业轨温条件,按实际锁定轨温计算,直线及800m≤R≤2000m的地段:连续扒开道床不超过25m,起道高度不超过30mm,作业轨温范围为()℃。
        A.20 B.+15,-20 C.+10,-15 D.±10
        答:B

      • 混凝土枕无缝线路起道捣固作业时,作业轨温条件,按实际锁定轨温计算,直线及800m≤R≤2000m的地段:连续扒开道床不超过50m,起道高度不超过40mm,作业轨温范围为()℃。
        A.20 B.+15,-20 C.+10,-15 D.±10
        答:C

      • 在线路上焊接时轨温不得低于(),否则应采取相应保温措施;
        A.0℃ B.5℃ C.10℃ D.15℃
        答:A

      • 断轨后进行焊复处理时,应保持无缝线路()不变,并如实记录两标记间钢轨长度在焊复前后的变化量。
        A.轨温 B.锁定轨温 C.计算轨温 D.实际轨温
        答:B

      • 在线路上焊接施工完毕后放行列车时,焊缝温度应低于()。
        A.100℃ B.200℃ C.300℃ D.400℃
        答:C

      • 胶接绝缘失效进行永久处理时,应严格掌握轨温、胶结绝缘钢轨长度和预留焊缝,确保修复后无缝线路()不变。
        A.轨温 B.温度 C.实际轨温 D.锁定轨温
        答:D

      • 无缝线路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平顺性。
        答:错

      • 提高道床横向阻力是增强无缝线路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答:对

      • 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包括固定区、伸缩区和缓冲区三部分。
        答:对

      • 无缝线路的稳定性,就是指由于温度升高,钢轨所产生的温度压力与道床阻力,轨道框架刚度反作用力之间的相对平衡。
        答:对

      • 无缝线路”胀轨”和”跑道”是轨道框架横向弯曲变形的两种不同情况,主要表现为钢轨所处状态。
        答:对

      • 无缝线路是由许多根标准长度的钢轨焊接成为不小于300m的长钢轨线路。
        答:错

      • 在无缝线路上,阻止钢轨及轨道框架移动的阻力有纵向阻力、横向阻力和竖向阻力。
        答:对

      • 锁定轨温是长轨条铺设施工时实际的锁定轨温。
        答:对

      • 无缝线路分为温度应力式和放散温度应力式两种类型。
        答:对

  9. 管理与制度

    • 岗位责任与管理制度

      • 巡查养护制——施工现场应设置(),对施工地段进行巡查和养护,发现并及时消除危及行车安全的处所。
        A.巡养人员 B.检查人员 C.防护人员 D.看护人员
        答:A

      • 工务段的管辖范围:正线线路延展长度不宜超过()km,特殊情况下由铁路局集团公司规定。
        A.800km B.1000km C.1500km D.2000km
        答:C

      • 岗前培训制度——新工人上岗前必须经过()和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方准上岗。采用新工艺、使用新设备时,必须首先制定安全保证措施和操作规程,并对职工培训后方准进行操作和调试。
        A.文化知识教育 B.职业道德教育 C.安全教育 D.管理知识教育
        答:C

      • 线路车间的管辖范围正线延长单线以6080km为宜,双线以()为宜。
        A.70
        90km B.80100km C.100120km D.120~140km
        答:C

      •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各种施工、运输和装卸机械的管理制度,加强设备台账和技术档案的管理,实行(),严格执行设备检修保养制度,保证配件储备,提高设备完好率。
        A.岗位责任制 B.领导负责制 C.专人负责制 D.集体责任制
        答:A

      • 隐蔽工程分阶段施工制度——每阶段完成后,施工单位应会同()共同检查,并填写记录,确认符合设计要求,方准开始下一阶段施工。
        A.接管单位 B.铁路局 C.工务段 D.设备管理单位
        答:A

      • 道岔紧固由()人员负责。(《行规》第9条)
        A.电务 B.车务 C.工务 D.供电
        答:C

      • 工务、供电、电务(含通信)等相关单位也应成立相应的应急抢修队。应急抢修队负责()应急救援工作。(《行规》第6条)
        A.车间管内的 B.段管内的 C.辖区内的 D.工区管内的
        答:C

      • 线路有效长以()提供的技术资料为基准,具体起止点由车务、工务、电务根据设备具体情况共同确认。(《行规》第25条)
        A.车务 B.工务 C.电务 D.车站
        答:B

      • 牵出线、驼峰及峰下线路的纵断面的复测,工务段每()年复测不少于一次。(《行规》第5条)
        A.5 B.4 C.3 D.2
        答:A

      • 影响信号显示的树木的处理办法,非电气化区段区间及无人站由()负责处理。(《行规》第163条)
        A.工务 B.电务 C.供电 D.车务
        答:A

      • 在到发线与到发线、到发线与其他站线之间,必须保证将待装或卸下的货物堆放于距钢轨头部外侧()以外;(《行规》第7条)
        A.1m B.1.2m C.1.5m D.2m
        答:C

      • 设备管理单位人员发现影响行车的水害、异物侵限等险情危及行车安全情况时,应果断(),同步设置防护,并立即向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报告险情,并积极组织应急抢险。(《行规》第101条)
        A.处置 B.拦停列车 C.通知车站 D.通知调度
        答:B

      • 工务部门接到机车发生空转的通知后,及时安排驻站联络员到车站办理相关手续,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检查,根据检查情况及时销记,销记时需注明()。(《行规》第138条)
        A.现场设备情况 B.行车限制条件 C.人员机具情况 D.现场处置负责人
        答:B

      • 机务、工务、供电、车务、客车车辆段等单位须配备符合电阻小于()标准的短路铜线,设有电阻检测设备的单位每年检测一次,未设的单位与电务段签订协议,每年检测一次并由检测单位粘贴检测合格证。(《行规》第18条)
        A.0.06Ω B.0.07Ω C.0.08Ω D.0.09Ω
        答:A

      • 站界标,设置于站台、站房、风雨棚的立柱上的机车(动车组)停车位置标由()负责制作维护,负责安装,房建单位配合,保证可靠固定。(《行规》第166条)
        A.工务 B.电务 C.供电 D.车务
        答:A

      • 限速地段列车运行中晃车处置:工务部门检查设备后,根据(),确定行车限制条件。需临时要点整修时,由工务部门或施工主体单位在车站登记要点,按规定组织整修。(《行规》第98条)
        A.车站领导要求 B.工务领导要求 C.现场具体情况 D.施工负责人要求
        答:C

      • 登记道床漏泄引起的轨道区段红光带故障,每次办理列车或调车进路前,须经()确认无断轨、车务确认该区段空闲。红光带消失后,电务人员应及时销记。(《行规》第153条)
        A.工务 B.电务 C.供电 D.车务
        答:A

      • 补机终止推进标的设置位置由()部门会同工务部门共同确定。(《行规》第166条)
        A.机务 B.电务 C.供电 D.车务
        答:A

      • 道岔铺设后,在未正式启用前,道岔的看管由()负责。(《行规》第11条)
        A.工务段 B.车务段 C.施工单位 D.车站
        答:C

      • 遇工务、电务、车站对既有道岔及股道编号不一致时,集中联锁的道岔及股道编号以电务技术资料为准;非集中联锁的道岔及股道编号以()技术资料为准。(《行规》第25条)
        A.车务 B.工务 C.电务 D.车站
        答:B

      • 道岔辊轮安装、固定、维护由工务负责,辊轮调整由电务负责。辊轮及其部件缺失、脱落或破损时,由()准备材料并安装恢复,电务负责调整。(《行规》第3条)
        A.车务 B.工务 C.电务 D.供电
        答:B

      • 工务部门接到发生晃车或严重晃车通知后,及时安排驻站联络员到车站办理相关手续,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检查,根据检查情况及时销记,销记时需注明()。(《行规》第98条)
        A.现场设备情况 B.行车限制条件 C.人员机具情况 D.现场处置负责人
        答:B

      • 工务单位(部门)接到铁路灾害应急电话报警时,应立即判定(),第一时间报告有关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封锁线路;
        A.故障原因 B.灾害位置 C.处置方法 D.防护办法
        答:B

      • 站内线路、道岔发生故障或自然灾害时,应立即通知()(列车调度员)采取措施,应按规定设置停车信号防护。
        A.车站值班员 B.线路工长 C.车间主任 D.段调度
        答:A

      • 线路发生危及行车安全故障时,如不知来车方向,应在故障地点(),发现来车,应急速奔向列车,用手信号旗(灯)或徒手显示停车信号。
        A.设置响墩 B.等待 C.设法修复 D.注意倾听和瞭望
        答:D

      • 工务人员发现设备故障、险情或自然灾害时,应立即连续发出停车信号和以停车手信号防护,还应迅速使用列调对讲设备通知就近车站值班员或通知列车司机紧急停车,同时在故障、险情或自然灾害影响地点设置()。
        A.预告信号片 B.确报信号 C.警报信号 D.停车信号
        答:D

      • 如遇灾害报警人表述不清楚时,应封锁报警人所在位置的所有线路。同时启动()并通知有关车间(工区)及单位相关人员。
        A.应急预案 B.应急方案 C.应急办法 D.报警装置
        答:A

      • 站内铺设及拆除道岔、线路时,须经()批准。
        A. 铁路局 B. 工务段 C. 车务段 D. 车站
        答:A

      • 行车有关人员在任职期间,需按照铁路职业技能培训规范等规定,定期参加岗位适应性培训和()考试,考试不合格的,不得继续履职。
        A. 安全 B. 业务 C. 技能 D. 应知应会
        答:B

      • 未设好防护,禁止开工。线路未恢复到准许放行列车的条件,禁止撤除防护、放行列车。施工防护的设置与撤除由()决定。
        A. 车站值班员 B. 施工防护人员 C. 施工负责人 D. 现场盯控干部
        答:C

      • 多个单位在同一区间施工时,原则上应分别按规定设置防护,由()负责划分各单位范围及分界。
        A. 车站 B. 工务段 C. 施工主体单位 D. 设备管理单位
        答:C

      • 路用列车或施工机械进入施工地段时,应在施工防护人员显示的停车手信号前停车,根据()的要求,按调车办法进入施工地点。
        A. 车站助理值班员 B. 施工防护人员 C. 施工负责人 D. 现场盯控干部
        答:C

      • 行车有关人员,在任职、提职、改职前,必须按照铁路职业技能培训规范要求,进行拟任岗位资格性培训,并经()和考试考核,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和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后,方可任职。
        A. 安全培训 B. 业务培训 C. 技能操作培训 D. 职业技能鉴定
        答:D

      • 施工负责人可指派()负责在车站办理施工封锁及开通手续,向施工负责人传达调度命令,通报列车运行情况,并向车站值班员传达开通线路请求。
        A. 驻站联络员 B. 专人 C. 工班长 D. 安全员
        答:A

      • 行车有关人员,在任职前必须经过健康检查,身体条件不符合()职务要求的,不得上岗作业。
        A. 拟任岗位 B. 生产岗位 C. 行车岗位 D. 管理岗位
        答:A

      • 救援队是铁路交通行车事故救援工作不脱产的专职队伍。
        答:错

      • 工务段对布顶线路进行维修时,封锁线路须由车站批准,工务负责拆装减速顶,车站负责腾空作业地点的线路。
        答:错

      • 工务段应保留管内完整的线路平面、纵断面等技术资料。经审查后的资料,由工电检测所交集团公司技术档案部门存档。
        答:对

      • 工务段更换或大修装有融雪装置的道岔时,须由电务段配合。(《行规》第19条)
        答:对

      • 工务部门施工、维修需要电务配合时由工务负责登记要点;电务部门施工、维修需要工务配合时由电务负责登记要点。(《行规》第144条)
        答:对

      • 岔枕等工务设备上用于安装电务设备的螺栓孔由工务负责检查,道岔钢岔枕与钢轨连接螺栓的绝缘垫板及绝缘套管由电务负责测试,发现失效时通知并配合工务修复。(《行规》第3条)
        答:错

      • 行车有关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必须坚守岗位,穿着易于识别的服装,佩戴规定的证章或携带相应证件,讲普通话。
        答:错

      • 若转辙部分的轨距状态不良时,应查明原因。需要改动时,必须由电务部门配合。()
        答:对

    • 施工三检制与工序交接制

      • 施工安全工作应抓早、抓小、抓苗头、抓薄弱环节,应定期加强检查,重点加强季节性、节假日和工地转移前后的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应组织开展事故预想活动,预防事故的发生。对事故苗头和事故应及时分析、处理,吸取教训。是施工单位必须建立的()制度。
        A.岗位责任制 B.安全检查分析制度 C.施工三检制 D.安全监督制
        答:B

      • 施工三检制——在每次开工前、施工中和线路开通前,施工负责人应组织有关人员分别按分工地段对施工准备、施工作业方法和()进行检查。
        A.施工预案 B.机具情况 C.人员状态 D.线路设备状态
        答:D

      • 工务段应对线路设备大修施工进行全过程监督,发现施工安全隐患及质量问题时应责令施工单位立即纠正,危及行车安全时有权()。
        A.建议其停止施工 B.责令其停止施工 C.责令其施工慢行 D.责令天窗点内施工
        答:B

      • 线路设备维修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检慎修”的原则。
        A.以修为主 B.修养并重 C.维修、大修并重 D.检、修并重
        答:B

      • 工序交接制——前一工序应给后一工序打好基础,在前一工序完成后,应由施工负责人组织()进行交接。
        A.工队负责人 B.工序负责人 C.工程负责人 D.作业负责人
        答:B

      • 轨道检测车对管内主要客车径路、重载通道干线设备每月应至少检查()次。(《行规》第5条)
        A.1 B.2 C.3 D.4
        答:A

      • 轨道检测车对管内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每月检查不少于()次(含国铁集团轨道检查车检查)。(《行规》第5条)
        A.1 B.2 C.3 D.4
        答:B

      • 三等及以下车站以站长为主任委员,工务、电务等有关专业负责人为委员,组成委员会,()由站长牵头,组织有关工区负责人对车站(含段管线)内的线路、道岔、道口、通信、信号、供电、信息系统、货运计量安全检测及视频监控、房建等行车设备进行联合检查。(《行规》第5条)
        A.每月 B.每季 C.每半年 D.每年
        答:A

  10. 其他要求

    • 其他相关规定

      • 《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适用于1435mm标准轨距和线路允许速度为()及以下的线路(仅运行动车组列车的铁路、重载铁路除外)。
        A.200km/h B.160km/h C.120km/h D.80km/h
        答:A

      • 轨道类型的划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铁路等级划分,另一种是按()划分。
        A.行政区 B.运量 C.路网 D.运营条件
        答:D

      • 划分轨道类型和制订轨道标准的主要依据是轨道年通过()。
        A.总质量 B.总重量 C.总运量 D.总客运量
        答:A

      • 铁路近期年客货运量()为Ⅰ级铁路。
        A.≥20Mt B.≥10Mt且<20Mt C.<10Mt D.<5Mt
        答:A

      • 铁路近期年客货运量()为Ⅱ级铁路。
        A.≥20Mt B.≥10Mt且<20Mt C.<10Mt D.<5Mt
        答:B

      • 铁路近期年客货运量()为Ⅲ级铁路。
        A.≥20Mt B.≥10Mt且<20Mt C.<10Mt且≥5Mt D.<5Mt
        答:C

      • 我国()轨道类型划分为特重型、重型、次重型、中型和轻型。
        A.铁路正线 B.客运专线 C.高速铁路 D.货运专线
        答:A

      • 下列不属于线路标志的是()。
        A.公里标 B.曲线标 C.站界标 D.坡度标
        答:C

      • 铁路轨道是线路的上部建筑,包括钢轨、轨枕、联结零件、道床、防爬设备和()。
        A.桥梁 B.隧道 C.涵渠 D.道岔
        答:D

      • 为提高轨道结构的承载能力,应积极发展()、无砟轨道及弹性扣件。
        A.高速铁路 B.重载铁路 C.重型轨道 D.无缝线路
        答:D

      • 我国铁路线路上直线轨底坡采用(),曲线轨底坡根据需要调整。
        A.1:20 B.1:30 C.1:40 D.1:60
        答:C

      • 在直线地段,钢轨所受的力主要是(),其结果是使钢轨产生挠曲。
        A.水平力 B.竖直力 C.离心力 D.横向力
        答:B

      • 在集团公司管内运行的旅客列车尾部安装钢轨涂油器须经()同意,且不得损坏车辆结构。(《行规》第19条)
        A.工务部 B.车辆部 C.机务部 D.客运部
        答:B

      • 响墩、火炬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对到期的响墩、火炬,经外观检查、抽样试验良好,注明试验年、月、日后,可延期使用,但最长延期不得超过()。《行规》第18条)
        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答:C

      • 汛期Ⅱ级防洪地点应设置()标志牌。列车头部越过()标后,列车司机应加强瞭望,确认无险情后列车正常通过。(《行规》第101条)
        A.鸣笛标示 B.看守点呼叫标 C.作业标 D.防洪重点地段
        答:D

      • 下列几种硫磺:水泥:砂子和石蜡的比例中()不满足线路螺纹道钉硫磺锚固作业的用料要求。
        A.1:0.8:1.3:0.04 B.1:0.4:1.2:0.02 C.1:0.6:1.4:0.033 D.1:0.3:1.1:0.01
        答:A

      • 在螺纹道钉硫磺锚固作业中,熔制混合溶液,需放入硫磺、水泥、砂子和石蜡,下列放入的顺序中,()是正确的。
        A.先放硫磺再放砂子和水泥最后放石蜡 B.先放砂子再放硫磺和水泥最后放石蜡 C.先放水泥再放硫磺最后放石蜡和砂子 D.先放砂子再放水泥最后放硫磺和石蜡
        答:D

      • 熔制硫磺锚固材料应控制火力,温度不得超过()℃。
        A.130 B.150 C.180 D.200
        答:C

      • 拨道后双线地段,线间距不得少于()m。
        A.4 B.4.2 C.5 D.6
        答:A

      • 使用拨道器拨道:应使用三台拨道器。拨动方向一股钢轨放置两台拨道器,另一股改放置一台拨道器,两台拨道器之间相距()根轨枕,成Ⅴ字形摆放。
        A.12 B.23 C.34 D.45
        答:B

      • 进行线路拨道时,当指挥者两手高举,食拇指张开作大圆弧状时表示()。
        A.拨接头 B.拨大腰 C.拨小腰 D.交叉拨动
        答:B

      • ()的铁路建设工程实行工程地质勘察监理制度。
        A.高速铁路和重载铁路 B.重载铁路和地质构造复杂 C.高速铁路和地质构造复杂 D.普速铁路与重载铁路
        答:C

      • 从事铁路()的单位应当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A.建设、运输、设备制造维修 B.管理 C.运输 D.设备制造
        答:A

      • 77.禁止在铁路桥梁跨越处河道上下游的下列范围内采砂、淘金、跨河桥长500米以上的铁路桥梁,河道上游()米,下游()米。
        A.500、1000 B.500、2000 C.500、3000 D.500、4000
        答:C

      • ()的安全管理参照《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
        A.专用铁路、铁路专用线 B.专用铁路 C.铁路专用线 D.地方铁路
        答:A

      • 铁路建设工程竣工,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验收,并由铁路运输企业进行运营()。
        A.安全评估 B.静态验收 C.动态验收 D.验收
        答:A

      • 施工完毕应当及时清理现场,不得影响铁路()安全。
        A.运营 B.生产 C.线路 D.机车及车辆
        答:A

      • ()存在缺陷,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销售、进口、使用;设备制造者应当召回缺陷产品,采取措施消除缺陷。
        A.铁路机车车辆 B.铁路专用设备 C.铁路机车车辆以及其他铁路专用设备 D.铁路道岔以及转辙设备
        答:C

      • 铁路监管部门应当对从事铁路()的企业执行本条例的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A.建设 B.建设、运输、设备制造维修 C.运输 D.设备制造维修
        答:B

      • ()发现损坏或者非法占用铁路设施设备、铁路标志、铁路用地以及其他影响铁路安全的行为,有权报告铁路运输企业。
        A.任何单位或者个人 B.非铁路公务人员 C.铁路职工 D.铁路工作人员
        答:A

      • 《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的发布实施,充分体现了()的安全生产方针。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安全第一 D.预防为主
        答:A

      • 监理单位依法对施工()承担监理责任。
        A.安全 B.进度 C.质量 D.过程
        答:C

      • 在铁路线路两侧从事采矿、采石或者爆破作业,应当遵守有关采矿和民用爆破的法律法规,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
        A.铁路安全保护要求 B.安全保护距离 C.企业标准 D.作业安全标准
        答:A

      • 电力企业应当依法保障铁路运输所需电力的持续供应,并保证()。
        A.供电质量 B.低价供电 C.不间断供电 D.特价供电
        答:A

      • ()应当加强铁路专业技术岗位和主要行车工种岗位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安全意识。
        A.铁路运输企业 B.国家铁路局 C.区域管理局 D.铁路总公司
        答:A

      • 《铁路安全管理条例》所称高速铁路,是指设计开行时速()公里以上的客运列车专线铁路。
        A.200 B.250 C.350 D.150
        答:B

      • ()应当加强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防护,使用的运输工具、装载加固设备以及其他专用设施设备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安全要求。
        A.铁路运输企业 B.国家铁路局 C.装车单位和个人 D.铁路货运部门
        答:A

      • ()应当在列车、车站等场所公告旅客、列车工作人员以及其他进站人员遵守的安全管理规定。
        A.铁路运输企业 B.铁路管理机构 C.车站 D.铁路公安部门
        答:A

      • 《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于()起正式施行。
        A.2013年8月17日 B.2014年1月1日 C.2014年4月1日 D.2014年7月1日
        答:B

      • 涉及营业线施工时,须按()规定程序审批,且必须保证行车安全,减少对运输的影响。
        A. 铁道部 B. 国家铁路局 C. 铁路总公司 D. 交通部
        答:C

      • 铁路基本建设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进行,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A. 地方标准 B. 国家标准 C. 企业标准 D. 国际标准
        答:B

      • 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修建各种建(构)筑物等设施,取土、挖砂、挖沟、采空作业或者堆放、悬挂物品,应征得铁路运输企业同意并签订安全协议。铁路()应当派员对施工现场实行安全监督。
        A. 公安部门 B. 保卫部门 C. 治安部门 D. 运输企业
        答:D

      • 栏杆(门)以对道路开放为定位。特殊情况下需要以对道路关闭为定位时,由()规定。
        A. 铁路总公司 B. 国家铁路局 C. 铁路局 D. 车务段
        答:C

      • 在电气化铁路上,铁路道口通路两面应设限高架,其通过高度不得超过()m。
        A. 3.8 B. 4.0 C. 4.2 D. 4.5
        答:D

      • 一切建(构)筑物、设备,均不得侵入铁路()。
        A. 机车车辆限界 B. 建筑限界 C. 安全限界 D. 安全保护区
        答:B

      • 硫磺为易燃物,不得近火存放,配制溶液时应先放硫磺。
        答:错

      • 工务设备大修、改造必须变更轨面标准线时,大修、改造的设计文件必须经集团公司批准。施工前供电和工务部门应共同按批准文件测量复核,竣工后供电和工务部门共同重新测定,测量资料经双方签认各持一份,长期保存。(《行规》第19条)
        答:对

      • 防护栅栏的设备管理由工务部门负责,治安管理由铁路公安部门负责。
        答:对

      • 钢轨类型习惯上用每米钢轨大致质量的千克整数(kg/m)表示。
        答:对

      • 纵向阻力是阻止钢轨及轨道框架纵向伸缩的阻力,包括接头阻力、扣件阻力和道床纵向阻力。
        答:对

      • 无缝线路限制长钢轨伸缩的有道床阻力、接头阻力、扣件阻力。
        答:对

      • 我国铁路正线轨道类型划分为特重型、重型、次重型、中型和轻型。()
        答:对

    • 劳动法律关系

      • 劳动合同依法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A.用人单位 B.有过错的一方 C.劳动者 D.工会
        答:B

      •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
        A.用人单位 B.事业单位 C.企业 D.团体
        答:A

      • 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A.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B.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5天通知劳动者本人 C.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10天通知劳动者本人 D.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15天通知劳动者本人
        答:A

      • (),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劳动者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的 B.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或者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C.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D.劳动者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答:B

      • 劳动者在同一工作单位连续工作()年以上,双方当事人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之。
        A.5年 B.8年 C.10年 D.15年
        答:C

      • 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
        A.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强制执行 B.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强制执行 C.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D.劳动行政部门强制执行
        答:C

      •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每月的加班时间不得超过()。
        A.10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答:C

      •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采取的处理方式是()
        A.解除合同 B.终止合同 C.变更合同 D.续订合同
        答:A

      •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时间的劳动合同。
        A.解除 B.续订 C.终止 D.中止
        答:C

      • 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竞业限制的人员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答:B

      • 法律规定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属于()。
        A.标准工作时间 B.缩短工作时间 C.不定时工作时间 D.综合计算工作时间
        答:A

      •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A.半个月 B.一个月 C.两个月 D.六个月
        答:B

      • 2019年6月1日,甲公司向王某发出录用通知书,通知书上明确了薪资待遇,并约定1个月后正式到单位上班。2019年7月4日,王某到甲公司报到上班,双方于2019年7月10日签订了劳动合同。甲公司与王某建立劳动关系的日期是()。
        A.2019年6月1日 B.2019年7月1日 C.2019年7月4日 D.2019年7月10日
        答:C

      • 下列关于《劳动法》对人的适用范围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家庭聘用的保姆适用《劳动法》 B.个体经济组织聘用的劳动者适用《劳动法》 C.事业单位聘用的劳动者不适用《劳动法》 D.国家机关公务员适用《劳动法》
        答: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劳动合同法》。
        A.外国使馆 B.家庭 C.企业 D.个人
        答:C

      •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具体时间为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的()。
        A.7日内 B.10日内 C.15日内 D.30日内
        答:C

      • 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是()。
        A.某公司向职工集资而发生的关系 B.劳动者甲与劳动者乙发生的借贷关系 C.两个企业之间签订劳动合同而发生的关系 D.某民工被个体餐馆录用为服务员而发生的关系
        答:D

      •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
        A.赔偿金 B.补偿金 C.违约金 D.损失费
        答:C

      •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A.劳动行政部门 B.劳动监察机构 C.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D.劳动争议仲裁机构
        答:D

      • 恒大公司安排工人刘路春节期间上班。根据劳动法,该公司应支付其不低于原工资报酬的()
        A.150% B.200% C.300% D.400%
        答:C

    • 常识应知应会

      •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和核心,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倡导的首要规范,是职业道德建设的首要环节。
        A.理论依据 B.唯一体现 C.中心思想 D.基础
        答:D

      • 率先垂范,当好公仆,体现了对铁路企业()的职业要求。
        A.工人 B.干部 C.职工 D.群众
        答:B

      • 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其实质是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处理各种()关系。
        A.协作 B.相互 C.利害 D.利益
        答:D

      • 公民道德建设既要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开展,也要聚焦重点、抓住()。
        A.全部 B.重点 C.关键 D.主干
        答:C

      • 廉洁自律、秉公办事为铁路职工提出了正确使用()的基本原则。
        A.职业权利 B.职务条件 C.职业特点 D.工作方法
        答:A

      • 尊客爱货、热情周到作为铁路职业道德的规范,是由铁路行业的()决定的。
        A.垄断性 B.服务性 C.独特性 D.复杂性
        答:B

      • 遵章守纪指的是铁路职工在从事各自的职业活动中,始终按照()的各种行为规则,一丝不苟地完成生产作业的行为。
        A.商定 B.约定 C.明文规定 D.作业环节
        答:C

      • 铁路职业道德是社会对铁路提出的行业职业道德要求,是()在铁路运输生产活动和与此有关的工作中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公民 B.铁路职工 C.职工 D.工人
        答:B

      • 铁路行业是社会服务性行业,能否做到()是衡量铁路职业道德水准的一个重要标准。
        A.尊客爱货 B.热情周到 C.诚实守信 D.注重质量
        答:A

      • ()是铁路工作永恒的主题。
        A.人民铁路为人民 B.标准化作业 C.经济效益最大化 D.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答:D

      • 职业道德总是通过一定的职业技能体现出来的,()是实践和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的基本保证。
        A.实际操作 B.个人意愿 C.文化水平 D.职业技能
        答:D

      • 铁路运输服务于旅客、货主,要把尊客爱货、优质服务作为基本的职业道德()。
        A.范例 B.榜样 C.规则 D.规范
        答:D

      •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历来崇尚的美德,是()的基础。
        A.道德 B.信仰 C.行为 D.语言
        答:A

      • 职业道德的作用在于对职业行为进行基本的道德自我控制,即道德()。
        A.约束 B.控制 C.他律 D.自律
        答:D

      • 敬业包含()境界:从低层次来讲是为利益而敬业。从高层次来讲,就是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要具备一定的使命感和道德感。
        A.两种 B.一种 C.三种 D.四种
        答:A

      •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道德是行为的准则 B.道德是评价行为的标准 C.道德是依靠人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等力量起作用的 D.道德主要调节人与人的关系
        答:D

      • 铁路企业的职业纪律主要包括劳动纪律和()。
        A.作业纪律 B.生产纪律 C.工作纪律 D.岗位纪律
        答:A

      •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历来崇尚的美德,是()的基础。
        A.道德 B.信仰 C.行为 D.语言
        答:A

      • 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高尚的()。
        A.道德水准 B.道德品质 C.道德境界 D.职业荣誉
        答:B

      • 铁路职业道德与铁路职业()密不可分。
        A.技能 B.纪律 C.效益 D.特征
        答:B

      •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爱岗敬业 D.诚实守信
        答:A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
        A.基础 B.核心 C.目标 D.根源
        答:A

      • 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它是指从事各种()的人员,按照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在职业活动中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达到一定的职业道德境界。
        A.行政执法 B.劳动保护 C.职业活动 D.服务行业
        答:C

      • “人民铁路为人民”是铁路职业道德的()。
        A.基本原理 B.基本制度 C.规范准则 D.基本原则
        答:D

      • 职业道德不仅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而且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和义务。
        A.行业权利 B.道德责任 C.法律责任 D.承诺
        答:B

      • “安全第一”与“预防为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第一”是“预防为主”要达到的目标,“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
        A.主要手段和基本途径 B.主要手段 C.基本途径 D.前提
        答:A

      • 公民道德建设既要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开展,也要聚焦重点、抓住关键。()
        A.全部 B.重点 C.关键 D.主干
        答:C

      • 一般来说,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意识和()的修养。
        A.知识 B.行为 C.信念 D.情感
        答:B

      • 尊客爱货、热情周到是()宗旨的体现。
        A.人民铁路为人民 B.为人民服务 C.集体主义 D.铁路工作
        答:A

      • 由于铁路企业具有()的特点,铁路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国家大局的需要,承担军运、专运和救灾物资等运输任务。
        A.基础性 B.公益性 C.半军事化 D.高效率
        答:B

      • 职业道德修养是一种自律行为,任何一个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一方面靠他律,另一方面靠()。
        A.自律 B.教育 C.自觉 D.命令
        答:A

      • 热爱本职工作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对铁路职工来讲,就是要热爱本职岗位,热爱()。
        A.国家 B.社会 C.铁路事业 D.人民
        答:C

      • “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是铁路职业道德的总纲和精髓,在铁路职业道德体系中处于()地位。
        A.从属 B.一定 C.核心 D.重要
        答:C

      • 先行有()、时代有召唤、奋斗有目标、责任有担当、发展有挑战。
        A.基础 B.中心
        答:A

      • “安全第一”与“预防为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第一”是“预防为主”要达到的目标,“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
        A.主要手段和基本途径 B.主要手段 C.基本途径 D.前提
        答:A

      • ()是保证安全的前提和基础。
        A.遵章守纪 B.尊客爱货 C.热情周到 D.团结协作
        答:A

      •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A.大公无私 B.集体主义 C.先人后己 D.个人主义
        答:B

      • 铁路职业道德是铁路职工在铁路运输生产活动和与此有关的工作中应遵守的()的总和。
        A.规定 B.纪律 C.行为规范 D.要求
        答:C

      •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A.企业利益 B.个人利益 C.职业权益 D.职业特点
        答:D

      • 从事铁路建设、运输、设备制造维修的单位应当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须的()投入。
        A.人力 B.物力 C.资金 D.财力
        答:C

      • 实施火车票实名制购买、查验制度的,旅客应当凭()购票乘车。
        A.有效身份证件 B.身份证 C.身份证或学生证 D.户口本
        答:A

      • ()应当建立健全铁路设施设备的检查防护制度,加强对铁路设施设备的维护检修,确保铁路设施设备性能完好和安全运行。
        A.铁路运输企业 B.铁路管理机构 C.铁路设备单位 D.铁路局
        答:A

      • 在铁路线路两侧建造、设立生产、加工、储存或者销售易燃、易爆或者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场所、仓库,应当符合()安全防护距离。
        A.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 B.铁路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 C.铁路运输企业规定的 D.企业规定的
        答:A

      • 公安机关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维护()的治安秩序。
        A.车站等铁路场所 B.列车等铁路场所 C.车站、列车等铁路场所和铁路沿线 D.铁路沿线
        答:C

      • 从事铁路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活动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
        A.相应资质 B.建设资质 C.施工资质 D.设计施工资质
        答:A

      • 履带车辆等可能损坏铁路设施设备的车辆、物体通过铁路道口,应当提前通知()单位,在其协助、指导下通过,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A.铁路道口管理 B.道口权属 C.铁路管理局 D.道口工作人员
        答:A

      • 铁路的基本建设、产品制造应综合配套,保证质量,采用(),实现各子系统顶层协调统一,采用保证行车安全的技术设备,实现技术设备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信息化,不断提高运输能力。
        A.系统集成技术 B.电子集成技术 C.电气集成技术 D.信息集成技术
        答:A

下载完整文档版本👇

点击下载点击下载下载完整文档版本

img

使用scanf()函数的程序在用visual studio 2019/2022编译运行时会出现以下报错 C4996 'scanf': This function or variable may be unsafe. Consider using scanf_s instead. To disable deprecation, us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See online help for details. 这是因为visual studio中的MSVC编译器认为scanf()函数在读取输入时不进行边界检查,可能存在读入超出内存限制的字符,造成内存访问越界,从而引发内存泄漏,留下安全隐患,微软建议使用scanf_s()函数设置读入大小,防止读入超出边界的内容。 但,scanf()函数在众多C语言教材中都广泛存在,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以下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1. 使用scanf_s()直接替代scanf()
  2. 使用警告杂注在当前文档中禁用C4996警告
    • 将以下代码作为预处理器指令放在文档的第一个非空白区间(如图)

      1
      #pragma warning(disable : 4996)

img

3.在 Visual Studio 中关闭项目的警告 若要在 Visual Studio IDE 中关闭整个项目的警告: 打开项目的 “ 属性页 “ 对话框。 有关如何使用 “属性页” 对话框的信息,请参阅 属性页。 选择 “配置属性” “ > c/c + + > 高级” 属性页。 编辑 “ 禁用特定警告 “ 属性以添加 4996 。 选择 “确定” 以应用所做的更改。 推荐使用第二种方法